第386章 韩信的问题

与陈洛交谈了几句后,韩信生起了不小的兴趣。

如果对方这样的人物出现在七八十年,乃至上百年前,自己心里不会有丝毫惊讶。

乱世多良将。

春秋战国五百载,将星璀璨,冒出了孙武、乐毅、田单、白起、廉颇、赵奢、李牧等一流甚至超一流名将,而秦末乱世,短短数年,更是有项羽以及自己这两个独一档的存在,至于一流名将,多如繁星,败在自己手里的都不下一掌之数。

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总有英雄手持长戟,怒而奋力。

待到天下安稳,世人心中缺了那股子“气”,将星便渐渐暗淡。

这几十年来,大汉勉强够得着超一流标准的,韩信觉得也就周勃家那小子了。

一流将领倒还有不少。

可与秦末的盛况相比,大为逊色。

不过自己曾与江宁感慨探讨过这个问题。

陈洛的观点一针见血。

天才乃由百分之一的天赋与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组成。

虽说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亦不能忽视。

哪怕天才随随便便就可以参悟出真理,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好比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微积分,但他试图去炒股谋利,却被狠狠割了韭菜,亏掉了近十年的工资,最后留下那句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算不准人类内心的疯狂”。

要知道数学与股市之间的偏差,可远比文学到科学,农事到兵略之间的差别要小。

而这些方面的天才走偏到另一条道路上去,那他们恐怕连水都溅不起来。

若是军事天才大半辈子都没机会接触行伍,终日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唯一沾染血腥的机会是庖厨的案板,无人知晓他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潜力,埋没在乡野之中,成不了名将。

要知道白起都不是一上手便执掌数十万军队,而是从军队慢慢锻炼成完全体,靠着功绩扬名,最终一步一步成为大良造,成为六国将领最害怕的敌人。

没有前期的那些“经验宝宝”,他想要成就杀神的名号,恐怕没有机会。

恰恰从惠帝年间到当今,除了持续了不到一年的七国之乱,其余时间皆是天下太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指挥数十万人进行大规模的军团会战,小型战役都得在边关等不长眼的匈奴人来侵扰,才有机会进行还击。

太平盛世多琐碎政务。

因此治世能臣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名声不显,汉初那十几年间只靠萧丞相与江宁扛大梁,倒是这几十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丞相。

不过这反倒印证了陈洛的说法。

天才亦要在正确的方向上经过一点的锻炼,方才可以闪耀光辉。

如此想着,韩信微微眯眼,从陈洛脸上扫过。

按照江宁的说法,自己面前这位陈伯玉没进过行伍,便有如此见识,莫非是有人专门教他这么说,来讨我欢心的?

生起一丝疑心,他决定专门设问,再从回答中探得虚实。

当然,哪怕对方的回答不尽人意,自己也不会点破,毕竟对方是阳夏陈氏子弟,看在江宁的面子上,没必要闹得不快,若是讲得精彩,那自己或许可以将当年烧点的那卷兵书版本重新写下来,赠与江宁的这个后人。

“伯玉啊,你说喜欢看我那几卷兵书,我可否出题来考考你。”韩信沉声问道,“我也好在考验中来看看你的水准,到时候好给伱送去合适的兵书。”

刹那间,屋内众人皆是呼吸放轻,动作整齐划一,全部扭头望向陈洛,宛如经过排练。

他们眼中的艳羡满得快要溢出。

好家伙。

我们连挨淮阴侯骂的机会都没有,他却要专门出题考你。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今晚我们就夜读《春秋》,呃,夜读《淮阴兵法》!

犹豫一刹,陈洛平静地点头应道:“还请韩大将军出题。”

自己之所以迟疑片刻,是在思考韩信的题目会是什么难度。

要知道当年宴饮,除了比试射箭这样的“武斗”外,还有“文斗”,即是提出军事上的假设,来让与宴者破解。

韩信提出的问题,曹参、周勃偶尔可以解开一到两题,自己则总共都只解开过十来题。

有些题目甚至问完全场,都无人解答,他们就会选择抱着题目去找项羽要答案,然后得到固定的答案就是“是平原吗?是就带着三万骑兵冲过去,不是的话就退到平原,然后带着三万骑兵冲过去”,听完后,韩信倒被气得不轻。

这足以反映出韩信提问的难度,一般人真答不上来。

虽说陈洛自忖他比当年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但韩信真要问出那些极度困难的题目,自己估计给不出完美答案。

不过现在他是在考察晚辈,应该不至于难度拉到很高。

“若是伯玉你有三万步卒,携带半年的粮草,敌军有五万士卒驻守关隘,城西有河,城内粮草足以用三个月,而你要尽快打下这座关隘,该如何去做?至于关隘不算险关,城墙较为低矮,若是十比一的兵力攻城,则可在三个时辰内攻破。”韩信将问题说出。

屋内其他人听完后,纷纷开始低头思索。

现在淮阴侯是向伯玉提问,不代表自己可以放弃思考,只在边上等着答案揭晓。

学而不思则罔。

韩氏属于军功贵族,哪怕没有参军,但子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兵法之类。

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

因此他们根据韩信给出的条件,已经开始进行分析。

韩旭同样在内心嘀咕起来。

题目中强调己方以十比一的兵力攻城,可在三个时辰内攻破,属于必要的解题步骤。

至于题目中的其他附加条件,则属于将领要把握住的机会,将它们利用起来,达成一举攻破关隘的前置条件。

他的想法,与屋内绝大部分人的想法相似。

而围绕着这些条件,韩旭继续深入思考三个方面。

其一是己方粮草多于关隘守军。

若是在围城战将守军粮食耗光的话,那么部分守军必然会因为饥饿失去战斗力。

虽说形成十比一的兵力差,是不可能,但至少可以将两方战斗力持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