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第369章 天灾亦有人祸
第369章 天灾亦有人祸
南郡。
天空像是漏了个缺口,淅淅沥沥地飘落细雨。
斜风拂过,吹来湿冷的气息,沿着袖口窜入内衬,让人心生寒意。
“府君,这路是真泞啊。”刚刚迈步走出城门的陈洛,面色平静,而他的布履上已经沾满了湿漉漉的泥巴,迈步踩在地上,还会发出啪嗒的声响。
南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长安乃至关中是完全没法比的。
铺着青石板的道路,那只有郡城中的主干道,至于小点的县城,恐怕就只会铺设县衙前面的一段路,其他地方根本找不见。
毕竟打磨好的石板,要论价值,也是值得二三十枚铜钱的,铺设在没人监管的地方,指不定真会被贼人摸黑挖走。
故而陈洛现在要求前去周边乡县,进行实地考察,只能走这样泥巴路,通过雨水浸泡,路面高低不平,有着大大小小的坑洞,这也是无法乘坐马车的原因。
陈洛右手边跟着南郡太守,此人姓彭。
彭太守抿嘴答道:“陈公,久雨未停,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他虽然是两千石的官员,但没敢摆出高姿态。
虽然陈洛只是六百石的议郎,但他奉天子诏令,专门处理南方洪灾,再加上本身拥有的弹劾权,让两千石的官员亦是感到忌惮,生怕他回去参上一本。
没有理会这样的开脱之言,陈洛指着城门外在树荫下躲雨的一些百姓,缓缓开口问道:“府君,他们是怎么回事?”
这些人大部分衣着简陋单薄,背着两三个包裹,团团围坐在一起取暖。
他们神情麻木,眼神灰暗,对于陈洛一行人从城内走出没有表现出任何反应。
只有对生活彻底丧失希望,才会是这般表现。
“现在我们之所以限制流民进入,是有原因的,很多人连验传和身份证明都拿不出来,把他们放进城里,到时候没口粮又没居所,就会成为相当大的隐患啊。”彭太守赶忙解释,生怕陈洛一拍脑袋,让自己把这些流民全部放进城内。
到时候出了岔子,这位陈公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自己收拾。
而且这些人属实是不稳定因素,安抚起来确实是一个麻烦。
故而自己选择一刀切的政策,看似是懒政,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了。
“嗯。”陈洛表情亦没有发生太多改变。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进行评判的话,这为彭太守的处理方式其实没有什么问题。
大量受灾的流民汇入城中,确实难以进行管理,到时候发生盗窃以及抢劫案件,恐怕又会诱发城内居民的不满。
两方爆发冲突……嘶,后果不堪设想。
但真要不管城外这些灾民,让他们自生自灭,那自己这次南下救灾,救了个锤子?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府君,这些人终究是大汉百姓,或许在两三个月以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夫、渔民,他们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这场洪灾。
他们逃离故土,前来郡府,完全是不得已之举,若是我们没有对他们施以援手,反倒以冷漠无比地态度处理,恐怕经历这场灾害后,活下来的人,以后都不会再信任官府了。”
大汉官方的公信力是通过文景二朝轻徭薄赋、平定动乱、打击匪盗等事情一点一点日积月累起来的。
而公信力建立需要数十年,但崩坏只需要一件小事。
就像后世某地法官说出那句“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以后,无论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愿意搀扶摔倒老人的人急剧下降,先得掂量一下周围有没有监控,对方是不是碰瓷,哪怕上前,也得委托路人录像。
至于屡次出现的彩礼诈骗以及家暴事件,亦是降低了传统婚姻的底线,这些敏感话题导致部分人出现恐婚的场面。
故而如果官府坐视这些百姓冻毙饿死在城外,那无疑是对官府公信力一次相当沉重的打击。
“嗯……”彭太守面露犹豫。
他何尝不知道这点。
如果不救这些灾民,自己日后绝对会遭受非议,甚至成为污点。
但他们现在根本没有救人基础啊。
于是他咬了咬牙道:“陈公可不能心软啊,我们可以派人给这些百姓分发粮食,但让他们进城,万万不可。”
“我没说让他们进城啊?”陈洛用奇怪的目光看了彭太守一眼,接着说,“城内又没有足够多的闲置宅院,怎么安置这些宅民啊。”
“嗯?”得到出乎意料的回答,彭太守愣了愣,“那我们要怎么办?”
如果不让这些人进城的话,任由他们流落城外,那其实想要救援起来,相当繁琐,需要耗费非常多的物质,还不一定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不过他看着这位陈公底气十足的模样,也拿不准对方是否心里有了主意。
陈洛揉了揉下巴,边走边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