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听了,看着宋献策,看他怎么说。
说实话,至少在他看来,这个分寸极难把握。
可谁知,宋献策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我军只有二十来万人马,不留晋地,全部东进,争取一举南下明国京师,这才是重中之重。至于晋地,兵力留少了守不住,因此丢给明国皇帝便是。以晋地换明国京师,值!”
要是换了别的势力,特别是明朝的势力,他们绝对不敢提这种可以丢城失地的计策。
然而,对于李自成所部来说,他们就是逃逃逃,一直逃过来的。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总结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但是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却是能明白的。因此,哪怕牛金星老是想比过宋献策,此时却也没有挑他的毛病。
李自成听了,更是欣喜,双手一拍道:“好,好,好,真不愧孤之张良也!”
牛金星一听,心中痒痒,立刻进言道:“既然要放弃晋地,不如把晋地的粮草都带走,教那皇帝夺回晋地,却要为晋地百姓粮食而忧心。如果出现饿死人之事,我们便可借机宣告天下,皇帝其实还是之前的皇帝没变!”
李自成听到他的话,顿时哈哈大笑,当即赞道:“朕有萧何,张良,何愁天下不得也!”
李自成不用刘伯温和李善长来比喻,而是引用了萧何张良两人,让宋献策和牛金星都很是高兴,连忙谢恩。
于是,李自成便开始部署大军东进,以及晋地这边的安排。
………………
与此同时,山海关这边,一队锦衣卫校尉在一名军校的引领下,大步而入临时辽东巡抚衙门。
之所以说是临时辽东巡抚衙门,是因为辽东巡抚驻地是在宁远。但是如今撤关外守军入关内,因此辽东巡抚衙门也暂时迁到了山海关。
辽东巡抚黎玉田听到手下禀告,当即匆匆迎出。
京师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山海关这边已经收到邸报,自然是非常震惊。此时锦衣卫的到来,让他很是不安,不知道锦衣卫的到来,又会给山海关这边带来什么,是祸,是福?
然而,锦衣卫校尉见到他,却只是对他说道:“皇上有给宁远总兵吴三桂的密旨,他人在何处?”
吴三桂负责把辽民迁入山海关内,行踪如何,需要问过巡抚衙门才能知道了。
黎玉田一听,有些意外,竟然不是找他的,便连忙让天使稍等,他立刻派人去传吴三桂。
事实上,此时的吴三桂正在山海关内,听到黎玉田派人来通知,顿时就吃了一惊。
京师那边的事情,他通过邸报,还有他爹的密信,了解得比其他人都要多。
京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吴三桂是赞同他爹的意思,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再做打算才是最好的。
他想看看,京师那边,接下来到底会怎么样?
还有,皇帝不是御驾亲征了么?到底是按照他爹的猜想躲起来,以待他日南下还是说真的去征讨流贼了,结果又会如何?
如此种种,结果如何都会影响他的抉择。
结果没想到,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皇帝竟然派了锦衣卫来找他了。
有那么一会,吴三桂还以为,皇帝是派锦衣卫来抓他了!
不过他倒也不怎么怕,虽然他不是山海关总兵,但是山海关总兵高第才一万客军,而他有四万精锐,另外还有三万由辽民组成的民团,也都是听他,而不是听朝廷的,在他地盘内,他怕啥!
如果皇帝真的犯傻,竟然真的派那几个锦衣卫就想在这里把他抓走,那就没办法,只有撕破脸了!哪怕以他家人要挟也没用!反正他爹都交代过的,这也是听他爹的话。
有了底气,吴三桂心中也好奇,皇帝折腾出了那么大的事情,那他给自己的密旨中又说些什么?
想着这个,他便带着大队亲卫赶去了巡抚衙门。
吴三桂这人,也终归是个会做人的。虽是才二月底,天气还冷着呢,他却硬是先搞出了一身汗,才入了巡抚衙门见锦衣卫,就好像他真的在忙碌一般。
在吴三桂自报家门之后,为首的锦衣卫无视吴三桂的大群亲卫,只是拿出密旨给了吴三桂,并对他说道:“你有什么要上奏的,今日给我,明日一早我便要赶回。”
陪同锦衣卫的黎玉田,看到吴三桂这架势,心中其实很担心,就怕当场翻脸了。因此,他特别注意吴三桂。
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吴三桂看那密旨的时候,那脸上的变化之多,让他真是大开了眼界:似乎有震惊、惧怕、恼怒等等。
这就让黎玉田好奇了,皇帝给吴三桂的密旨,到底说了些什么?
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的是,吴三桂的表情,到了后来之后绝对没有恼怒这种情绪表现了。换句话说,该是不会翻脸。于是,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果然,就见吴三桂看完之后收好密旨,对当前的锦衣卫恭敬地说道:“末将回去就写奏章,还请天使代为转呈。”
这态度就很好,说完之后,他似乎又很关心皇帝的安危,便又问道:“不知陛下如今在何处,一切安好?”
对这个问题,黎玉田也非常关心,连忙竖着耳朵听。
只听那为首的锦衣卫没有犹豫,当即答道:“陛下已领军救下宁武关,一切安好!”
听到这话,吴三桂似乎愣了会,有点意外的样子。
“还有,陛下沿途斩了欲投贼的宣府总兵王承允,大同总兵姜瓖,诛杀了通敌卖国的八大晋商,大同代王散尽家资捐助为军饷,如今奉旨迁往京师居住了。”
不用说,这是事先交代过,如果吴三桂要问起的话,可以据实把情况说一说。
因此,他看周边的人震惊,就又详细地说了一遍经过。
吴三桂听到这些消息,震惊意外之色,变得非常明显,根本就没法掩饰了。
不止是他,就连黎玉田,也是非常意外。
不但是没想到当今皇帝亲自领军真得去征讨贼军,并且沿途还干了这么多事情!
吴三桂这边,回过神来之后,变得更为恭敬,说立刻回府写了奏章送过来,然后才匆匆离去。
回到自己的府邸之后,他又展开那份密旨看了一遍,然后收好,锁到了一个盒子里。
他的亲卫都很好奇,不过没敢问。
闻讯赶来的宁远军副将杨坤、游击将军郭云龙,皆是吴三桂的心腹,只是一见吴三桂,便纷纷问情况。
他们担心,锦衣卫的到来,是要对吴三桂不利。
为此,一个个都是拍着胸脯,叫嚣着大不了一反之类的话。
但是,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是,吴三桂压根没有理会,只是沉默,到了最后,甚至对他们说道:“本帅决定,向陛下上奏请罪!”
听到这话,杨坤等人不由得大惊,更是好奇皇帝的密旨写了什么,竟然让吴三桂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吴三桂知道,多少也要给手下心腹交底,便吐出了十二个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