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明”字旗

那么这“明”字旗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呢?

“明”字旗在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没有那么神奇的,若是去东海南海一带经商贸易,甚至连“郑”字旗的威慑力都比不上,毕竟比起“郑”字旗来,“明”字旗只能算是个新来的,恐怕是没人会把它当回事的。

当然,朱天启给马士加路的那些“明”字旗,若是他们用来吓唬毛文龙还是绝对好使的,毕竟朱天启已经跟毛文龙打过了招呼,毛文龙见到插有“明”字旗的船只便不会再对其进攻劫掠了。

然而要想让“明”字旗真正地形成威慑力,产生护卫商船在海上横行无阻的效用,则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需要大明真正地派出一支水师舰队在附近的海域护航,痛击那些胆敢攻击劫掠插有“明”字旗商船的海盗们,等时间一长,打出了名声来,“明”字旗就真正的立住了!

随着大明内部对市舶司的改革,以及对海禁的开放,对于泰西人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以往大明朝廷对于泰西人都是不当回事的,对于被泰西人占据的领土也同样的不看在眼里的,比如弗朗机人占据的濠镜澳,放在地图上连个芝麻粒都比不上的一点地方,大明皇帝自然是不会当回事,任由地方官员收受贿赂,把这地方“租”给了弗朗机人。

而现在朱天启做了大明皇帝就不一样了,他对于国家领土这种事情可是非常敏感的,领土涉及到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所以不管地方大小,都绝对要做的寸土不让才行!

现在除了濠镜澳,还有很多沿海区域及岛屿被泰西人“租借”着,虽然他们没有像弗朗机人那般明目张胆的占据濠镜澳,甚至还驻扎军队,派驻总督,却也都将其所占据的一方领地经营成了泰西人的聚居地,垄断着当地的海上贸易,对于大明商人的对外贸易是不利的。

因此,朱天启决定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将这些被泰西人占据的的地盘全部收回来,由大明朝廷或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杜绝泰西人以“租借”之名,行“侵占”之实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对于收受泰西人贿赂的涉事官员一律严惩不贷。

当然,朱天启在对外贸易上面还是持开放态度的,他要把大明的地盘收回来不代表要驱逐泰西人,大明还是欢迎泰西人来大明进行贸易活动的,在大明境内他们可以住客栈,住酒楼,甚至朝廷可以专门开设接待外国商人的驿馆和商业宾馆。

但是绝对不允许他们再在大明境内圈地,搞特区,搞自治,欺压大明百姓,享受特权,大明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就是让他们享受与明人同等的权益。

虽然朱天启的主意已经打定,但是朱天启并没有提前把此事推行下去,因为在此之前,他还要从泰西人身上大赚一笔才行,所以现在朱天启给那些有大量泰西商人聚集的沿海州府官员安排的差事主要还是向泰西人兜售“明”字旗。

这“明”字旗每年一万两白银的售价可着实不算低,对于一些泰西小海商来说负担还是挺大的,毕竟他们从欧罗巴远渡重洋来大明经商,要买的旗帜和要交的“保护费”可是多不胜数的,本就已经压力很大了,现在又要每年多背上一万两银子的成本,他们实在吃不消。

因而这“明”字旗在刚开始的时候卖得并不好,大多数泰西商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的,他们认为自己只要远离最近闹得最凶的大海盗毛文龙所驻扎的大隅列岛,不去接近倭国附近的海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然而邪门的是,即便他们已经倍加小心,几乎都是贴着大明的沿海行船了,却仍然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毛文龙的劫掠,而更过分的是,有的时候大明的官兵明明在岸上看到了毛文龙的海盗船在劫掠泰西人的商船,都好像没有看到一般,袖手旁观。

甚至更过分的是,有的时候在附近海域巡逻的大明水师恰巧撞上了劫掠现场,大明水师却仅仅因为被劫掠的泰西商船上没有“明”字旗而扭头就走,毛文龙的部下也不跟大明水师起冲突,见大明水师的船只离开,就接着干活……

泰西人们算看出来了,想要这这边混,这“明”字旗是不能不买的,这一万两白银是省不得的,否则被劫掠了钱财还算好的,搞个船毁人亡也不是不可能。

后面一段时间,“明”字旗的销量便开始直线上升了,即便今年的“明”字旗的有效期只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一面旗帜只能卖上几千两银子了,但是毕竟在大明经商的泰西商船不下千艘,这样一来光是卖旗帜就给大明赚到了几百万两银子。

眼看着数百万白的银子入账国库,那些原本还对朱天启大肆改革市舶司、开放海禁等事十分抗拒抵触的官员们,也都改变了对大明海事建设的看法,尝到了甜头之后,大家也都不得不开始敬佩起朱天启的高瞻远瞩了,这海上果然都是“金矿”啊!

转眼便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科举,今年是新科举的第三年,也是朝廷全面开设三级科考的第二年,报名参加府考和省考的考生明显多了,基本上比起去年来都要翻了十倍。

而最终通过考试的人数也比去年多得多了,府考的通过率从去年的五分之一提升到了三分之一,足有两三万人。

而通过省考的考生也从去年的不足十分之一,到了今年的十分之一以上,总共五千多名报名参加省考的考生,最终有六百多人通过了考试。

不过虽然通过省考的人数变多了,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并非所有通过省考的考生都选择了进入大明顺天府大学继续深造学习,而是有接近半数的考生选择了做官。

因为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在大明考上了举人,即便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也是没有合适的职位的,而如今恰逢海事改革,市舶司改成海关之后出现了很多新岗位,而这些岗位又是很多以前的户部官员和市舶司官员难以胜任的。

这些通过新科考省考的新举人们则具备更强的数学能力,能够通过简单的自学和培训之后,胜任海关上的职务。毕竟大多数读书人参加科考的目的还是为了做官,所以有接近半数的考生放弃进入大学深造学习,而直接选择做官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哪怕在海关上任职,官位和品级都不算高,但是毕竟大小也是个官,而且现在大明官员的俸禄水平也提上来了,做官就能有个稳定收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