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祗候,从七品的低阶武官,负责殿前仪卫传达,是皇帝的活门面,却也是最容易被朝中大员忽略的角色。

李纲闻言,瞳孔骤然一缩。

陛下竟能在无人举荐的情况下,於深宫之中,精准地从无数低阶武官里,点出这样一个人物?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赵桓微微一笑,但笑意未达眼底,他扭头看向兀自震惊的李纲,又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另外,再替朕找一个人。”

“陛下请吩咐。”朱拱之连忙应道。

“此人名叫韩世忠,字良臣,去年他曾隨梁方平守卫黄河,梁方平溃逃,唯他奋战突围,焚桥而退,此等忠勇之士,此刻必在京中!命皇城司去寻,一经找到,即刻带来见朕!”

这一下,李纲眼中不再只是惊讶,而是浓浓的骇然!

如果说知道宫中当值的刘錡,还可能是因为其將门出身,近水楼台,可为什么连韩世忠这种基层武官的战绩都一清二楚?

这就绝非“留意”二字可以解释!

李纲不由自主地开始回想,关於这位新君的一切。

朝野皆知,太上皇赵佶性好奢华,喜书画,好女色,痴迷道教,是个风流到了骨子里的艺术家皇帝。

而作为他嫡长子的赵桓,却仿佛是另一个极端——喜清净,不好宴饮;厌丹青,不碰丝竹;甚至传闻他觉得后宫女子聚集太过吵闹,平日里除了在皇后宫中,竟常常独坐东宫,对著一缸游鱼能看上一整天。

父子俩的性情爱好,可谓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正因如此,太上皇对他这个嫡长子一向疏远,反而对才情酷似自己的三子——鄆王赵楷恩宠备至。

那赵楷诗书画无一不精,甚至化名参加科考,一举夺魁。

太上皇龙顏大悦,视若珍宝,恩赏无数,甚至不惜破坏祖制,將拱卫京师、监察百官的皇城司都交到了赵楷手中!

坊间甚至称鄆王为“小官家”,官家彼时的太子之位,早已岌岌可危。

若非此次金人南下,太上皇惊慌失措之下,急於找人背锅禪位,这大宋的江山,恐怕早已易主!

可现在……

一个传闻中清心寡欲、沉闷无趣、只会看鱼发呆的太子,在登基的第二天,就能对朝政军务洞若观火,对军中埋没的將才如数家珍!

这哪里是沉闷!这分明是藏拙自污!

他看似在看鱼,实则是在冷静地观察著朝局的每一丝风吹草动!

一个连皇城司都被政敌掌控的太子,却能对远在河北边镇的一个小小武节郎的功绩了如指掌,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早已在太上皇和鄆王的眼皮子底下,瞒天过海,建立起了属於自己的情报渠道!

一股寒意,从李纲的脚底板直衝天灵盖!

他忽然明白,这位新君,从来就不是一只待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他是一条蛰伏在深渊中的蛟龙,一直在默默地积蓄力量,磨礪爪牙,等待著一飞冲天的时机!

甚至……如果金人不来,他与鄆王之间,为了爭夺皇位,谁也不敢保证两人之间会不会爆发一场大宋版的玄武门。

帝王家事,果然深如渊海,残酷无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