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二年,腊月初八,紫禁城內廷。
年仅十六岁的嘉靖身披黑狐皮大裘,站在书房门口,背著手仰著头,看著洋洋洒洒的大雪从天际而下,良久不语。
然后转身,瞅了眼静静矗立身边和自己同岁,却只穿著一身薄薄土黄色单衣的锦衣卫,问道:
“陆炳,你告诉朕,骆安跟朕说的那些『泥菩萨肉身流血』,『闹市中白鹤口吐人言』,『紫禁城东郊老树落凤凰』的传言,都是真的吗?”
陆炳低头:“皇上,那是京城无知百姓的讹传,如今您刚继位不久,天下百废待兴,实不应听信这些讹传吶……”
嗯?!
嘉靖把脸一板,少年皇帝身上的凌厉却透出几分:“你意思说朕糊涂?”
“不敢!”陆炳低头浅笑,脸色愈加殷红。
嘉靖也是抿了抿嘴,虚踢一脚过去,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这奴才,我看就是討打……”
两人自幼相识,更是一个奶妈,嘉靖称帝之后,更是册封陆炳为贴身近卫,在群臣之前以君臣相称,只有两人时便无所顾忌。
“从今日起,朕命你去查查这三件传闻,记住,不许无功而返,必须带回些有用的东西,否则朕可不和你说笑,摘你乌纱帽,让你沿街要饭去!”
“臣……遵旨……”
本书首发 101 看书网超实用,101????????????.??????轻鬆看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陆炳犹豫了一下,抱拳退后几步,转身大踏步走了。
“唉……还是什么也问不出,这狗东西……”嘉靖再次望向渐渐远去的陆炳,和那单薄的衣衫,整个人回忆起了那件往事。
…………
陆炳的身影消失在宫墙的拐角,如同一片鹅毛融入了大雪。
嘉靖独立檐下,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闕,回到了那年冬日的北京城外——
冷风如刀,刮过少年天子单薄的肩背,礼部的緋袍官员们躬身在前,语气恭敬却带著不容置疑的规训,请他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那是太子才应该守的礼。
十四岁的朱厚熜勒紧了马韁,目光扫过那些低垂的头颅,却看透了每一顶乌纱下“以臣拘君”的算计。
毕竟年轻胆识浅,他喉头滚动,將那句“遗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压在舌尖,只侧身对身旁同样年轻的陆炳低语,声音轻却斩钉截铁。
话音未落,陆炳已一步踏出。
那年陆炳也不过少年,眉宇间却已有磐石般的冷硬,他手按刀柄,未发一言,只拿眼冷冷钉住为首的官员。
剎那间,一股无形却磅礴的气场自他周身散开,恍若一道灼热而厚重的气墙,裹挟著凛冽杀意,沉沉压向那二十多名朝廷大员。
空气凝滯,寒风失声。
礼部官员们面色发白,在这无声的惊涛骇浪中踉蹌退步,终是为那真龙天子,让开了通往大明门的御道。
嘉靖至今仍记得,那一刻陆炳挺直的背脊,像一桿刺破所有阴谋诡计的旗。
那个时候起,嘉靖就觉得,这陆炳似乎和常人有异。
因为那些锦衣卫他见过,虽然久经杀伐,身上有股煞气,可像陆炳这种刀未出鞘就摄人心魄的还是独一份。
关键是,自己肉体明显感觉到陆炳身上在手按刀柄那一刻,散发出强烈的无形气息是怎么回事?
……
锦衣卫北镇抚司,一间僻静的营房內。
烛火摇曳,映照著陆炳如石雕般的身影。
他盘坐在一个陈旧的蒲团上,五心向天,眼、耳、口、鼻间若有实质的白雾繚绕、吞吐,隨呼吸形成一种玄妙的韵律。
周身气息沉凝如山,又縹緲似仙,混若神人临凡。
然而,这具蕴含著超凡力量的躯壳里,藏著的却是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