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嘉陵琀玉,遂以重生
正如那位女同学所言,大散关所在之地,乃是散凡先祖的封国。
周朝灭商之后,有文王四友之一的散宜生,立散国於这一带,后嗣遂以国名为氏。
至於大散关本身,与函谷关、武关、萧关並称为关中四塞之一,在古代是关中的西南大门,地位极其重要。
昔年楚汉相爭时,韩信即是由此暗度陈仓,覆灭三秦;
三国时期,曹操征张鲁,诸葛亮围陈仓,亦都是从这大散关经过;
到南宋之时,大散关更是宋军抵御金人的最要紧之处,其得失直接关係到蜀地的归属,对於朝廷的重要性,不亚於天险长江。
大诗人陆游,也曾亲临此关,写下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
散凡很早就想过去游览了。
在他这类爱好歷史的人而言,到了那样的地方,哪怕一些看似普通的景色,也都具备著別样的风情。
可惜啊……
散凡心里嘆息一声,抚摩著颈间带著的那块釉玉。
没想到的是,玉身却突然发出一阵萤光,把他的心神全部摄了进去。
只留下一具身躯,软软的倒在了病床上。
……,……
散宜高跪坐於地,让自家这嫡长子躺在臂膀间,急切的呼唤著:“阿凡!凡儿!”
散宜凡依旧双眼紧闭,胸前却忽然泛起一阵萤光,正是他胸前佩著的琀玉所发。
又片刻之后,他似乎听见有人在耳边唤著,虽然声音非常渺茫,但隱约正是他的名字。
是谁来探望他了吗?
他想睁开眼睛,奈何眼皮似有千钧之重。
意识的深处,却突然出现一块巨大的釉色玉璧,上面显示出一片字跡来——
【先代寄主】:散宜生(散襄伯,前1097-前1041)
【寄主属性】:未登录
【习得技能】:
朝廷之制(緋)=统+10,智+10,政+20;
射御嫻熟(青)=统+10,武+10;
【获得成就】:始封侯伯+60;御事朝廷+40;参与定製+30;辅佐灭商+40
【成就结算】:获得成就+170;后嗣护佑-30(可保证去世之前,必有大宗后嗣在育,为下一代寄主)
————
【当代寄主】:散宜凡(先代直系之孙,可继承先代成就点数,依血脉远近,消散两成)
【成就结算】:140*80%=112点(可用於换取先代技能,提升寄主属性)
“是否显示当代寄主属性,並用成就点数提升?”
————
散凡愕然片刻,顿时大喜过望!
这就是传说中的系统么?
命运终究给了他一条生路,甚至更加精彩的人生!
有了系统的加持,做什么不能有所成就的?
看那玉壁的色彩和形状,赫然就是女同学送给他的那块釉玉,只不过是放大了很多。
事情很明显,那块来自祖源之地的釉玉,就是他这番际遇的关键。
他要爱死那位女同学了!
散凡雀跃了好一阵,激动的心情才平復了一些,得以定下心思,研究著这玉璧上的內容。
从玉璧上的介绍来看,他应该是穿越到了一位名叫散宜凡的先祖身上。
那位先祖,乃是散氏初祖散宜生的亲孙;如今的年代,大概是在周朝立国不久、散宜生去世十多年之后的成王时期?
散宜生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两代,立下了诸多功绩,获得了不少成就。
这神奇的玉璧,就把这些成就用数字衡量出来,说是可以由他来继承,然后换取先代的技能属性?
如此好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散凡立刻在心中默念“是”,而玉璧也不负他的期待,显示出了更多的字跡——
【原身属性】:
统53(习御多年,略晓军务,然应变非长,难当重任)
武48(习射多年,粗得技艺,然气力欠缺,少有勇武)
智47(受训多年,初具认知,然思虑僵化,少有新意)
政48(受教多年,初通常识,然见识浅薄,少有才能)
魅53(濡染多年,略得亲和,然人情未附,难获眾心)
【合併属性】:
统55(了解不少谋略,需切合时宜,当能落於实处)
武43(技艺暂时丟失,需重新熟练,或能提升战力)
智60(读史令人明智,需適应环境,应可明见世事)
政50(具备政治逻辑,需补上常识,当能展现手腕)
魅60(明白人情世故,需补上礼乐,应可收附人情)
————
看了这些属性和描述,散凡颇有一些无语。
从数据上看,原身不过是庸人之姿,基本上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而合併了意识的属性后,虽然有一些提升,但加强的並不多,武力方面甚至有所退步。
毕竟不是这个世代的人,哪怕受到过后世的高等教育,却还需要先適应当下的环境,把诸如礼乐、射御之类的技艺补回来。
甚至连文字,乃至语言,他都需要重新学习,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好在他有系统赋予的这片玉壁!
“提升属性!”
散凡在意识中作出抉择,玉璧上果然又显示出相应的说明。
按照上面的描述,他可以选取上代寄主修得的一项技能,从而提升技能对应的属性点,並获得技能对应的常识和心得。
不过,这常识和心得,肯定並不完全適用於当前的时代和身份,故而也会有一些折扣。
例如他继承散宜生的技能,由於隔了一代寄主,在属性的加成上,就会折扣掉一成左右,加成的10点属性只能获得9点。
只是这个程度的话,並不是什么大问题。
散凡在心中默选了费40成就点的“朝廷之制”,玉璧很快有所反应——
【加成属性】:统64,武43,智69,政68,魅60
【冠礼属性】:统?,武?,智?,政?,魅?
【巔峰属性】:统?,武?,智?,政?,魅?
与此同时,大量当代的语言文字、天象地理、册命典章、制度礼仪等知识,包括一些治政心得、用人经验、处事经验等,仿佛庞大的洪流,一股脑的向他的意识中涌来。
他又一次陷入了昏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