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的蓝图已然绘就,“迴响光影”內部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开始高速运转。杨思维牵头组建的国际事业部,迅速吸纳了数位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熟悉国际影视市场规则和跨国合作流程的精英。彭昱畅则摩拳擦掌,带著一个小分队,首批奔赴文化相近、市场活跃的东南亚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然而,林默深知,远航需要坚固的船体,更需要稳定的压舱石。在將目光投向海外的同时,他並未忽视国內根基的巩固与新领域的探索。

他亲自坐镇,加速推进“迴响光影”自有ip的开发。基於《寻找·消失的技艺》產生的巨大社会反响和丰富的素材库,工作室启动了衍生纪录片《手艺新生》的策划,旨在记录年轻一代如何运用现代设计和科技,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一个以中国传统神话体系为蓝本、融合东方美学与顶级视效的系列动画电影项目《山海纪元》,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前期开发阶段。林默要求团队,必须沉下心来打磨世界观和剧本,不追求速度,只追求极致。

另一方面,他並未停止作为演员对好剧本的追寻。在眾多递到手中的项目中,他选择了一部风格独特的悬疑文艺片《记忆碎片》。他在片中饰演一位因事故患上短期记忆障碍的刑警,需要依靠碎片化的记忆和直觉,追查一桩陈年旧案。这个角色表演空间极大,对心理刻画和细节把控要求极高,对他而言是继《根基》之后的又一次演技挑战。他看中的是剧本对人性和记忆可靠性的深刻探討。

就在他研读《记忆碎片》剧本,並为“迴响光影”的各项事务忙碌时,一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会面,悄然来临。

来访者是“趣动视界”的创始人兼ceo,顾诚。

顾诚年纪与林默相仿,技术出身,眼光敏锐,是少数几个隱约知道林默与“趣动视界”深厚渊源的外部人士之一。他此次前来,並非以平台方身份洽谈內容合作,而是带著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

“林老师,”顾诚开门见山,语气带著技术人特有的直接与热切,“『趣动视界』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用户积累和技术沉淀。下一步,我们不再满足於只是一个內容分发平台。我们想打造一个从內容创作、技术支撑、到发行播映、乃至衍生开发的完整生態闭环。”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林默:“而这其中,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环,就是顶尖內容的持续供给和品质把控。『迴响光影』在这方面展现出的眼光和能力,有目共睹。”

林默静静地听著,没有打断。

顾诚继续道:“我希望,『趣动视界』能与『迴响光影』进行深度战略绑定。不仅仅是项目合作,而是资本、资源、技术、人才的全面融合。我们可以共同成立一个『前沿內容实验室』,专注於探索ai生成內容(aigc)、虚擬製片、互动影视等下一代影像技术;我们可以共享全球发行渠道;甚至可以共同设立一个规模更大的创投基金,扶持全球范围內的优秀创作者。”

这个提议,意味著“迴响光影”將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室,而是与一个即將崛起的科技与內容巨头深度捆绑,获得前所未有的资源助推。

林默沉吟良久。顾诚的构想与他不谋而合,甚至走得更快更远。这无疑是“迴响光影”实现国际化野心的绝佳加速器。

但是,深度融合也意味著自主权的部分让渡,以及文化基因可能被稀释的风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