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的拍摄在西北的风沙中持续了將近五个月,比原计划延长了不少。陈导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到极致,林默也乐得配合,沉浸在李青山的世界里,反覆打磨。当最后一场戏——老年李青山在新建成的国家地质博物馆里,看著以他们当年勘探队命名的展区,露出欣慰而释然的微笑——拍摄完成时,整个剧组都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杀青,更像是一次对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集体致敬。

林默没有立刻离开。他在那片戈壁上又多待了几天,帮助剧组做一些收尾工作,也独自一人在那些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走了走。他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灵魂,似乎永远留在了这片苍茫而厚重的土地上。

回到京城时,他已瘦削了不少,皮肤黝黑,气质变得更加沉静內敛,眼神深处多了一种歷经沧桑后的通透。杨思维见到他时,眼眶都有些发红,既心疼又骄傲。

《根基》的后期製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林默虽然不再像对《深空迴响》那样深度介入具体技术环节,但他与陈导保持著密切沟通,对影片的整体气质和人物弧光的最终呈现,提出了许多关键性建议。

在此期间,新一届金凤凰奖的提名名单公布。《根基》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林默)、最佳编剧在內的十一项提名,成为最大热门。

舆论普遍认为,林默凭藉李青山这个角色,极有可能蝉联影帝。无论是从角色跨度、表演难度,还是从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来看,他都具备压倒性优势。

颁奖典礼当晚,林默依旧选择了简洁的深色礼服,但与去年相比,他身上少了些许锐气,多了几分如山岳般的沉稳。

当颁奖嘉宾念出“最佳男主角——林默,《根基》!”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一次,欢呼声中多了许多敬佩与嘆服。

林默稳步上台,从老艺术家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金凤凰。聚光灯下,他显得异常平静。

“谢谢。”他开口,声音比一年前更加醇厚,“谢谢金凤凰奖,谢谢评委们对李青山这个角色的再次肯定。”

他首先深深鞠躬,向台下的陈导致意:“谢谢陈导。是您带我走进了李青山的世界,让我触摸到了一段我们不该忘记的歷史,一种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精神。这份荣誉,属於您,属於《根基》剧组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同仁,更属於那些像李青山一样,將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山河的无名英雄们。”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徐昂导演、《人间烟火》的导演和演员们、《深空迴响》的伙伴们、杨思维……他的眼神温暖而感念。

“在过去几年里,我很幸运,遇到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从市井烟火到浩瀚深空,再到这沉甸甸的《根基》。每一个角色,都让我对生活、对人性、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甚至带著一丝宣言般的意味,“演员这个职业的魅力,在於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但我想,或许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不仅仅是去『成为』別人写好的故事,也可以去尝试『创造』故事,去搭建一个让更多好故事得以生长的舞台。”

台下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感觉到,林默似乎要说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话。

“所以,在这里,我想借这个机会宣布,”林默举起奖盃,目光坚定地望向镜头,仿佛穿透了演播厅,望向更广阔的未来,“我將成立个人影视工作室,並非仅仅作为我本人演艺事务的承接,更希望能成为一个专注於孵化优质內容、扶持新生代创作力量、探索影视艺术与技术更多可能性的平台。它的名字是——『迴响光影』。”

“迴响”二字,无疑呼应了《深空迴响》,也寓意著好作品应有的绵长余韵。

“未来,我依然会作为演员,去詮释那些打动我的角色。但同时,我也会以製作人的身份,去发掘和创造更多像《人间烟火》、《深空迴响》、《根基》这样,能够与时代对话、与人心共鸣的作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