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巨石入水
各大影视自媒体、科幻迷社群、乃至主流科技媒体都纷纷下场解读和分析这支预告片。对国產科幻持怀疑態度的声音依然存在,但更多的被这股来势汹汹的精良製作和宏大野心所震撼和吸引。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国產电影在硬科幻领域最大胆、也是完成度最高的一次尝试。”某知名影评人在微博上写道。
预告片发布当天,《深空迴响》的百度搜索指数和微博討论量呈指数级增长。合作方的电话被打爆,院线经理们开始重新评估暑期档的排片潜力。
这枚“巨石”投入市场深潭,激起的浪远超预期。
林默的工作室和《深空迴响》的官方帐號按照既定计划,开始有条不紊地释放更多物料:角色海报、科学顾问访谈、幕后製作特辑(重点展示了虚擬製片技术的应用)……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持续加热。
然而,巨石入水,也必然会搅动淤泥。
星耀传媒的李耀华看著《深空迴响》铺天盖地的好评和热度,气得砸了办公室的一个瓶。
“凭什么!他凭什么!”他面目狰狞,“找人!继续带节奏!就说他们预告片诈骗,实际片子烂得要死!说林默演技固化,只会演闷葫芦!说他们剧组內訌,和外国演员不合!”
这些言论在庞大的好评声中,显得微弱而可笑,但依然在一些角落散布著。
更隱秘的是,关於林默投资生物科技公司的“黑料”也开始在某些小圈子里悄然流传,暗示其技术来源不明,存在专利纠纷风险,试图从另一个维度打击林默的声誉。但这些信息过於专业和模糊,並未引起大眾层面的关注。
王京海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反覆观看著《深空迴响》的预告片,眼神复杂。
“后生可畏啊……”他喃喃自语,“这片子,恐怕真的让他做成了。”
他沉吟片刻,对秘书说:“给林默工作室发一份正式的祝贺函,语气要真诚。另外,把我们之前看好的那个歷史剧项目资料,再整理得详细一些,送过去。不提合作,只说是『供林先生参考』。”
他改变了策略,从试图合作,转变为展示自身资源和诚意,进行更长期的铺垫。
面对这些明枪暗箭,林默指示杨思维和宣传团队:“对於无稽之谈,不予理会,专注传递作品本身的信息。对於『祝贺』,礼貌回復即可。其他合作邀约,依旧暂缓。”
他本人则极少公开露面,除了配合《深空迴响》必要的宣传行程(如登上一线时尚杂誌封面,访谈中只谈电影创作),几乎神隱。他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跟进“趣动视界”下一步的技术叠代,以及审阅那些投递到工作室的新项目书上——他並非完全拒绝外部合作,只是在以极高的標准进行筛选。
期间,他抽空去电影院,以普通观眾的身份看了一次《人间烟火》。坐在黑暗的影院里,看著屏幕上那个熟悉的、沉默的父亲,感受著周围观眾的低声啜泣,他心中一片寧静。那是他走过的路,留下的印记。
而从《深空迴响》预告片发布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另一段更加波澜壮阔、也必將伴隨更多风浪的旅程,已经正式开启。
巨石已然入水,涟漪正扩散为浪潮。
他站在潮头,目光平静地望向暑期档那片即將硝烟瀰漫的战场。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