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风暴之眼与无声惊雷
《深空迴响》的宣传攻势如同精心策划的星际远征,稳步推进,持续吸引著全社会的目光。然而,就在这风暴般的热度中心,林默却保持著一种近乎诡异的平静,仿佛身处风暴之眼。
他按计划参加了几档权威媒体的深度访谈,与导演张敏、以及几位外籍主演一同,从创作理念、科学考据、表演心得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解读这部电影。他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態度谦逊而自信,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深度,再次巩固了公眾对他“演员兼製片人”身份的认可。
但除此之外,他推掉了所有娱乐综艺和过多的商业站台。他的低调,与电影本身引发的高热討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冷静,也传递给了整个团队。导演张敏和製片人王磊原本因巨大的期待而倍感压力,但在林默的影响下,也渐渐沉下心来,专注於解答媒体的专业疑问,而不是沉迷於虚浮的讚誉。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深空迴响》距离上映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一场针对林默个人的、更为隱蔽的风波悄然袭来。
这一次,火並非直接烧向电影,而是指向了他匿名投资的生物科技领域。
一家影响力有限的边缘科技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看似客观的“深度调查”文章,標题颇为惊悚:《影帝资本触角伸向基因编辑,巨额资金来源成谜,技术专利陷伦理爭议漩涡》。
文章看似引用了大量“业內人士”爆料和“专家”观点,含糊其辞地暗示:
1.林默通过复杂离岸架构,向一家名为“新生纪元”的生物科技公司投入巨资,资金规模与演员收入不符,来源存疑。
2.“新生纪元”的核心基因编辑递送技术,被质疑与国外某实验室早期泄露的未成熟研究成果高度相似,存在专利侵权风险。
3.该技术潜在的脱靶效应和长期安全性尚未完全解决,仓促推进临床试验,可能涉及伦理问题。
这篇文章专业性较强,並未在普通大眾中立刻引爆,但却在金融圈、科技投资圈以及一部分关注前沿科技的网民中迅速传播开来。
“林默”和“基因编辑”、“资本来源”这些关键词联繫在一起,足以引发无数阴暗的猜测。
杨思维第一时间接到消息,脸色骤变,立刻联繫了林默。
“小默,这次来者不善!文章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衝著你个人来的!虽然现在影响范围还不大,但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放大,会严重损害你的公眾形象,甚至可能牵连《深空》!”
电话那头,林默沉默了几秒。他正在瀏览那篇文章,眼神冰冷。他料到会有人从这方面下手,只是没想到对方动作这么快,而且角度如此刁钻。
“文章里所谓的『业內人士』和『专家』,能查到背景吗?”林默问,声音异常平静。
“正在查,但估计都是套壳的马甲,很难直接追溯到源头。但 timing(时机)太巧了,就在《深空》上映前!”杨思维语气焦急,“我们是不是要立刻发严正声明,追究法律责任?”
“不,暂时不用。”林默否定了这个提议,“对方就是希望我们跳出来,把事情闹大,吸引更多不明真相的公眾关注。现在发声明,等於帮他们扩大战场。”
他快速思考著。资金来源,他早有准备,层层隔离,完全合法合规,经得起查。专利问题,“新生纪元”拥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权链条和严格的保密协议,不存在侵权。伦理问题更是无稽之谈,临床试验申请是经过严格审批的。
对方选择的攻击点,看似专业致命,实则根基脆弱。但他们赌的就是公眾对复杂技术问题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明星涉足灰色领域”这个话题本身的爆炸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