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严重的是,一家颇有影响力的財经媒体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质疑“某知名演员转型製片人主导的科幻巨製”投资回报率,隱晦地暗示项目可能巨亏,並牵连相关投资方。文章虽未点名,但指向性极其明显。

这篇文章在金融圈和吃瓜群眾中都引起了一些討论。杨思维第一时间联繫林默,语气紧张。

“小默,这篇文章来者不善,背后肯定有人推动。要不要发律师函?或者让我们的投资方出面澄清?”

林默正在休息室看下一场的剧本,他沉默片刻,回道:“律师函作用不大,反而会扩大事態。投资方那边,我会沟通,让他们保持沉默。我们现在最好的回应,是保持绝对的专注和沉默。”

“可是舆论……”

“思维姐,”林默打断她,“记得吗?《黑冰》播出前也有人唱衰,《人间烟火》也有人说不商业。最终,一切都是作品说话。《深空迴响》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技术,而不是口水仗。让它们闹去。”

他掛了电话,继续看剧本,仿佛刚才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

他的镇定感染了整个剧组。大家看到作为核心和最大风险承担者的林默如此沉得住气,也渐渐安下心来,继续专注於创作。

几天后,林默匿名投资的那家生物科技企业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其新型基因编辑递送系统解决了行业內的一个关键瓶颈,前景被广泛看好。这则科技新闻淹没在娱乐八卦中,並未引起大眾注意,但却让一直暗中调查林默资本动向的某些人更加確信了他的眼光和实力——他投资的领域,似乎总能押中未来。

拍摄继续。

一场夜戏,是陆远在巨大的压力下,独自一人来到空间站的外围观测平台(虚擬拍摄)。脚下是蔚蓝的地球,头顶是无尽的深空。

没有台词,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融入宇宙的寂静。

镜头推近,给他的眼睛一个特写。那里面倒映著整个星河,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对责任的焦虑、以及一种经过淬链后愈发坚定的光芒。

那一刻,他就像一座灯塔。

独自屹立在探索的边界,承受著暗流和风浪,却始终散发著稳定而清晰的光,指引著方向。

导演张敏在监视器后看著这个镜头,忍不住对身边的摄影师轻声说:“他不仅仅是在演陆远。他某种程度上,就是这部戏的灯塔。”

无论暗礁如何潜伏,风浪如何汹涌,只要这座灯塔亮著,《深空迴响》这艘大船,就有穿越迷雾、抵达终点的勇气和希望。

拍摄过半,最艰难的挑战尚未到来,但剧组的心,却在一次次共渡难关中,凝聚得更加紧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