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屋內,油灯的火苗不安地跳跃著,在粗糙的墙壁上投下陆尘舟伏案沉思的剪影。草纸上那幅繁复的“灵气引导优化模型图”如同星图般铺展,炭笔勾勒的经络路径闪烁著理性的光芒。腰间那块灰白色的灵石,在兽皮袋中沉寂著,但昨夜那短暂的“模擬运行”带来的震撼,依旧在陆尘舟心中激盪。
“理论可行…但风险未知。”陆尘舟低声自语,指尖划过草纸上標註的“土属性支线(脾经->太白穴)”。这是灵石唯一“响应”过的路径,也是他准备进行小范围实验的起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忐忑。科学实验,容不得半点侥倖。他迅速制定实验方案:
安全第一: 选择最温和的土属性路径(脾经)作为测试对象。避开关键臟腑区域。
小步叠代: 仅测试“意念引导灵气自太白穴接入,沿脾经上行至丹田附近缓存点(关元穴)”这一小段路径。不涉及丹田核心融合。
严格监控: 全程维持深度“观测者”状態,实时监控能量流强度、速度、稳定性及身体反应。
能量源: 使用月例下品灵石(非异常灵石),控制输入能量强度。
对照: 实验前后,运行一次原始《基础引气诀》路线(百会->丹田),记录效率作为基准。
他盘膝坐在冰冷的硬板床上,將那块温润的下品灵石握在右手掌心。闭上双眼,排除杂念,意识沉入“观测者”状態。
对照实验:
意念沉入丹田,按照《基础引气诀》描述,尝试引导灵石中的灵气自百会穴进入。过程艰涩而低效。灵气粒子如同散沙,在头顶匯聚缓慢,意念引导它们下行时,如同驱赶一群不听话的绵羊,轨跡散乱,能量逸散严重。穿过印堂、膻中时,能明显感觉到路径阻力(意念分心、经络迟滯)。最终匯入丹田的灵气流微弱、断续,效率低下。陆尘舟精確记录下整个过程:引导时间、能量损耗率、丹田最终接收量。
“基准效率:约5%。”一个冰冷的数字在脑海中浮现。这意味著95%的灵气在引导过程中浪费了!
实验组:优化路径测试(土属性支线)
陆尘舟深吸一口气,將意念从丹田移开,精准地聚焦於右足內侧的太白穴(脾经起点)。他不再试图“感悟”或“驭气”,而是如同操作精密仪器般,发出清晰的“指令”:
目標: 引导土属性灵气粒子(优先)自太白穴接入。
路径: 沿脾经(足內侧->腹股沟->腹部)上行。
终点: 关元穴(脐下三寸,能量缓存点)。
强度: 极微弱,仅调动灵石表层一丝灵气流。
指令下达!意念如同无形的探针,精准地“锁定”了太白穴附近的土属性灵气粒子(灵石提供)。同时,他清晰地“描绘”出脾经的路径图,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条光路!
嗡——
灵石微光一闪!一股极其微弱、但精纯凝练的土黄色灵气流,如同接到指令的士兵,瞬间响应!它精准地从太白穴涌入,沿著脾经的路径,稳定而迅速地向上流淌!
在“观测者”视野中,这景象堪称完美!灵气粒子排列有序,轨跡清晰笔直,如同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队!意念引导频率与灵气粒子固有频率完美匹配,几乎没有能量逸散!路径阻力极小(脾经相对通畅),上行速度远超对照实验!
仅仅数息之间,这股微弱的灵气流便已顺畅地抵达关元穴!如同溪流匯入小潭,在穴位处微微盘旋、沉淀,稳定而温和!
陆尘舟心中剧震!他强压住狂喜,立刻进行数据对比:
引导时间: 缩短至对照实验的1/10!
能量损耗率: 低於10%!(对照实验95%损耗!)
能量接收量(关元穴): 同等输入下,接收量是原始路线最终匯入丹田量的7.3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