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这苏七七不说,他也知道,所谓“妖妃”做下的大多数恶行,都是受到柏鉴的指使。

今日听这狐妖一顿哭诉,倒像是个好人一般。

“娘娘,我本就是妖修,娘娘便是杀再多人,在我看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我不想杀人!更不想当什么皇后!”

狐妖哭声更甚,良久方歇。

“师兄,此行山高路远,反正无事,你可愿听我讲个故事?”

见宋钟点头,妲己娓娓开口。

却说天下狐妖,纵非出自青丘,也与青丘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

只因青丘之狐,四足九尾,天生灵秀,修炼起来,也比著其他狐族快上许多。

狐妖一族的修习法门、化形之术,大多都是由青丘九尾所研习、传播的。

可既然同为狐族,自然也有纷爭、也分高下。

九尾一脉为维护自身在狐族的统治地位,防止九尾血脉外流,一直禁止本族狐妖与其他族群结合。

倘若发现自己族人,与其他族群结合,除了要將那外族之人斩杀之外,若有子嗣,也会將其子嗣杀尽。

至於那犯事的九尾,则会被本族押入禁地,下场如何,无人知晓。

因此,青丘九尾,一向极少出现在世间。

可万事万物,岂有一成不变之理?

时值尧舜二帝,天地间洪水泛滥,將那青丘的守护阵法也衝去一半,群狐各自奔逃,躲避洪水。

有一母狐,躲避不及,被这无边洪水冲走,幸得洪水中有一枯树,趴在树上,方得苟活。

母狐在洪水中飘了三天三夜,才被冲入一破旧渔村中。

眼看就要飢饿而死,却被一苏姓农户发现。

那农夫父母双亡,本就只靠几亩薄田度日,也被这大洪水衝垮,走投无路之下,听说有个名叫“禹”的人正在治水,便欲投奔。

岂料刚出门,便发现了这濒死狐狸。

也亏是农夫心善,將母狐捞回家中,用家中仅剩的食粮將这狐狸救活,自己则踏上了寻找“禹”的旅程。

母狐得食物餵养,最终成活,却不见了恩人身影。

青丘九尾一脉,最重恩义,不报大恩,绝不放弃。

那母狐就在此地,等啊,等啊......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只记得村头那棵梨树,前后吃了有二十次,终於有人回来了。

她没等到那农夫,只等到了那农夫的妻儿。

原来,那农夫在治水途中跌落山崖,只留下这孤儿寡母。

也罢,既有“父债子偿”一说,那父亲的恩,报在儿子身上,应当也没事。

母狐化作一妙龄女子,也搬入这村中,时常到那农夫儿子家走动。

一来二去,两人情投意合,便结下了连理。

虽说人妖殊途,可不知是九尾一脉的原因,还是什么別的原因,二人婚后,这小狐狸是一生再生。

除了头一胎,是个单女之外,后面这几胎,动不动就是三胞胎,每次都把自己的相公、婆婆嚇得不行。

还好,每次都顺利生了下来。

九尾一脉法术何等玄奇?

每次孩子出生,母狐就动用法术,將小狐狸换成小娃模样,竟也无人能识破。

只是人口多了,粮食自然也得跟上。

所幸此地依山靠水,拋开田里的收穫不谈,农户儿子每次渔猎,母狐都暗中相助,虽然家里人多,但粮食充裕,倒也过得风生水起。

只是,命运往往在事情顺风顺水时,突然给人重击。

这一日,母狐正在山中盘桓,忽然一阵旋风,身旁多出一道狐影。

“洪水既退,青丘大阵也已修復,你不往青丘归返,盘桓此地,却为何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