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眼睛在月光下亮的很,没有半分遮掩,只有坦荡的爽朗。

这股子洒脱劲,不像初涉世事的生涩,反倒像歷经山河后的通透,竟与这静謐的月下亭台奇异相融,既不突兀,又让人无法忽视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舒展。

潘景行望著他这副模样,心头的迷糊渐渐淡了。

“青衫落拓藏云气,浅笑温言带月痕;欲探仙踪何处是,一眸深似万重门——”

潘景行喉头微动,不自觉吟出了几句。

这並非刻意藏拙的城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度,仿佛他本就不属於这方喧囂地界,只是偶然驻足的过客。

自己这位便宜老弟····怕是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不凡。

这洒脱隨性的自由无拘,也让人好生羡慕。

“这·····”

潘景行的突然吟诗,让林游面色微滯。

我就问个问题而已,怎的就突然开始吟诗作对了。

难不成自己的问题藏在这首诗里?

这种事情不要啊。

我一个大老粗根本不懂这些玩意儿啊。

“呵呵,不过有感而发罢了,只是林···林老弟问的那些,倒都是修行路上的根基见闻。”

潘景行笑著回应了一下林游的疑惑。

“还请老哥解惑。”林游拱手说道。

“解惑谈不上,其实我对此也知之甚少,我虽为一地城隍,然此地消息闭塞,外界消息来源极少。”

潘景行缓缓说道:“我只模糊知晓这宗门收徒首重『根器』。”

“根器?”

林游眼眸微闪。

难不成是灵根?

在地球的时候,自己也是看过不少小说的。

灵根算是非常突出的那种了。

潘景行看了眼林游后,继续沉吟道:“据我所知,所谓根器乃是『性』与『命』的底子,有的孩子生下来便能感知天地灵气,有的虽不能直接感应灵气,但却心性澄明,慧根自显,能观天地日月江河,並从中悟得玄机。”

“不过以上两者皆是天资卓绝之辈,寻常之人还是看气感,若能静坐盘膝通读典籍,得师解惑以感天地灵气,也可入门修行。”

“至於什么灵根道韵之说,倒也偶听流传。”

“我曾听闻,人以五行而生,得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若得选择对於典籍或功法,修行时则事半功倍,只是这说的玄妙,是非大法力者不得精验,想来寻常宗门应不会以此为標准。”

“不过无论是根器还是灵根,亦或其他別的什么,主要还是看气感。”

“除此之外,我曾听海外有那浩然正气,人道皇气···不一而足。”

“至於境界高低···”

说起修士高低,潘景行的眼中多了几分郑重:“修行之路说白了不过是夺天地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境界划分虽各有说法,却也大同小异,总的来说多以四炼五仙三十六境为主,不过这其中关窍具体为何我也不是很清楚。”

“若是要问这其中那个绝对比那个强,什么又一定比什么弱·····我也不得而知了。”

“如此听来,好像有些复杂啊。”

林游听的明白。

可却是越听越迷糊。

倒是这个四炼五仙三十六境,好像能算个標杆。

可潘城隍又说这並代表谁比谁弱,谁比谁强·····

这方世界怎么和自己所想的差距那么大。

怎的会这般紊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