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恰巧,德鲁苏斯这番话语,像一桿长枪,精准击中了吉舍心中最柔软也最坚定的部分,那对受苦民眾关怀备至的慈悲之心。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烽火连天、村庄焚毁、流离失所的景象,那是他一路行来最不忍见的苦难。

父神教导他传播仁爱,若有机会阻止更大的战乱,他岂能因个人的道路而退缩?

吉舍的沉默持续了片刻,他再次轻触胸前的圣石,仿佛在寻求最终的確认。

终於,吉舍缓缓抬起头,眼中的超然並未减退,却多了一份沉重的责任感。

“殿下所言甚是。”

他声音低沉,“若我的微末之力,能有助於平息干戈,免去生民涂炭,那我便隨你前往罗马,但我並非为权位而去,只为可能存在的和平契机。”

德鲁苏斯听到后,大喜过望,立刻道,“这样真实太好了,吉舍,你真是个慈悲的大贤者,德鲁苏斯感佩!请放心,在罗马,您必受最高礼遇。”

他们的队伍很快重新整顿,德鲁苏斯调来了更多的忠诚护卫,处理完伊里利库姆的善后事宜后,便带著吉舍及其几位核心门徒,踏上了前往罗马城的道路。

旅途漫长,跨越山川河流。

吉舍依旧保持著简朴的习惯,沿途只要遇到贫苦之人或小型的村落,仍会驻足片刻,传播他的教义,行一些简单的善举。

德鲁苏斯这次並未阻拦,反而带著浓厚的兴趣观察著这一切。

他越发觉得,身边这位年轻的东方贤者,其信念之纯粹、气度之从容,与他以往在罗马见过的所有哲学家、祭司都截然不同。

他们也会交谈,德鲁苏斯向吉舍介绍罗马的政治、法律、建筑与军团。

但吉舍则向德鲁苏斯阐述“父神”的仁爱、信仰的力量与內心的平安。

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在旅程中碰撞,德鲁苏斯虽不能完全认同吉舍的教义,却对其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智慧也是钦佩不已。

尤其那种智慧和仁义並存的人格魅力,简直是最吸引人的特质。

终於,歷经数周的跋涉,罗马帝国那永恆之城罗马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巨大的城墙、宏伟的水道、巍峨的神庙宫殿群,以及那无处不在的、彰显著权力与秩序的活力,都让吉舍的门徒们惊嘆不已。

这与他们熟悉的加利利乡村和东方行省的城镇截然不同,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吉舍本人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凝视著这座被誉为世界之都的城市,眼中没有惊嘆,只有一种深沉的审视。

他看到的不仅是表面的繁华,更似乎看到了其下涌动的欲望、严酷的阶级以及隱藏在帝国光辉下的无数穷苦民眾的血泪。

这更坚定了他传播另一种国度、另一种仁义的决心。

德鲁苏斯直接將吉舍安置在一处安静舒適的客舍,以上宾之礼相待,並嘱咐他耐心等待。

面见皇帝提比略並非易事,尤其引荐一位身份特殊的东方先知,他需要寻找合適的时机。

几天后,机会来了。

本书首发 101 看书网超顺畅,??????????????????.??????隨时看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在帕拉蒂尼山上宏伟的宫殿里,在一间相对私密、装饰著壁画和大理石柱的议事厅內,德鲁苏斯获得了向父亲单独匯报伊里利库姆之行的机会。

他详细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尤其著重描述了吉舍如何预言月蚀、献计利用天象恐慌平定叛乱的过程,並將其誉为一位拥有非凡智慧与先知能力的贤者。

“哦?你是说那人名叫……『拿撒勒的吉舍』?”

然而提比略一听到吉舍的名字,便眯起眼睛,问道。

“没错,父亲,那人来自拿撒勒,名叫吉舍。”

德鲁苏斯说道,“且有堪比希腊地区的哲人和贤者们的智慧和仁义,帮我解决了伊里利库姆的叛乱。”

吉舍……这个名字,提比略虽然许久未听过了,也差点忘了,但是如今德鲁苏斯一提及,他便又想起来了。

而且能得到他这个视为帝国传承人的儿子如此重视,证明確实有本事……

“那我便见一见他吧。”

提比略淡淡地说道,“安排一下,明日午后,就在这座厅里。记住,不要声张。”

於是第二天午后。

吉舍在德鲁苏斯的引领下,步入了罗马皇帝的议事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