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城內孙家来信,愿意配合我义军,里应外合,拿下宥阳县城!”

叛匪营帐,一个脑袋上插著鸡毛的土匪腰上掛著抢来的朴刀,快步走至自家宋海面前,跪下稟报导。

宋海听了此话,心中大喜,当即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丟给了传信的探子,隨后看向一旁的孙志高,感激道:

“军师,可真是多亏了你啊,孙家投靠,在外有我们这些兄弟,在內又有大族推波助澜,如此一来,我们定能攻破宥阳县城!”

孙志高的儒生袍已经变得破烂,摇著宋大海三顾秀才送的鸡毛扇,颇有风范地笑道:

“主公承有天命,又有一眾好汉助力,自是能轻易攻破县城……孙家那些耆老,平日里虽然对我多有怠慢,但终究与我是一家,自是会帮主公您夺得天命。”

宋大海敬佩地看著自己的军师。

这个军师,可是他们宥阳县的传说人物。

十二岁便中了秀才!

虽然至今没有高中举人,但听说连宥阳第一大族盛家前不久都放出风声要考察他做女婿。

可见孙志高的潜力如何。

而他宋海,靠著家中祖传的算命图谱做了个算命先生。

平日里游手好閒,结交了一帮英雄好汉,一同在牛家窝聚义,成为了十里八乡最大的土匪窝子。

如今,更是趁著大乱將起,成了义军的首领,还招揽了孙志高这个天才般的读书人。

曾经无数听说书先生讲三国的他,不禁怀疑自己也是一个在乱世之中承袭天命之人。

孙志高余光瞟见了宋海敬佩的眼神,心中暗自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道:“主公有无远志乎?”

宋海一愣,一开始没听明白这文縐縐的话啥意思,缓过来之后,更是一头雾水,看向自己那个军师:

“军师这是何意啊?我肯定是有远大的志向!”

孙志高冷哼一声:“主公既有远志,为何仅是即將攻下这小小的宥阳县城,便喜不自胜?”

他在营帐里缓缓踱步,五彩斑斕的鸡毛扇指向天空,大声道:“大丈夫之志,当如长江东入大海……主公可知,我们脚下可是何地?”

宋海有些懵:“自然是宥阳啊!”

有辱斯文!

孙志高不禁对不通文墨的宋海多了几分鄙夷,这么没文化,以后如何坐拥天下,他这个宰相根苗,如何才能治理天下。

“此地,乃是吴地,三国时,周公瑾曾辅佐孙家在此地立下一番大事业!”

宋海应和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还去见过大皇帝的墓嘞!”

孙志高摇著羽扇,想当年,想必周瑜大都督也许亦曾在此地指点江山,而他孙志高,亦將辅佐明主成就一番事业。

“主公既有远志,就当以整个江东乃至整个天下为志,如今只是攻下一个宥阳,又算得上什么呢?……如今淮南大乱,正是建立基业之时啊!”

宋海听了,內心有些火热起来。

他其实没想造反的,他的愿望是拿下宥阳之后,就等著受朝廷的招安,然后就能顺理成章成为朝廷的將军。

因此,至今没有称王乃至称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