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那是彰蔚你处事本就井井有条,换做是个纯粹的武夫,恐怕连枢密院的文书也看不懂。”
“西军不是闹过笑话吗,那主管粮草的將领,竟將枢密院的文书都看错了,延误军机,最后连官帽子都丟掉了!”
盛紘怕李瑜不知道和老太太说什么,一直在一旁和李瑜閒聊。
至於这种武將笑话,只是盛紘这类文官的日常罢了。
李瑜將盛紘的问题回答的很好,时不时说出一些不同的见解,令盛老太太和盛紘都非常满意。
而在李瑜对面的雕屏风后面。
华兰静静立在屏风下,一身藕荷色绣暗纹的褙子衬得她身姿端雅。
领口袖缘滚著圈银线,隨著她抬手拂鬢的动作,鬢边那支点翠嵌珠的簪子便晃出细碎的光。
她生得是標准的鹅蛋脸,眉目舒展如春日新柳,眼尾微微上挑却无半分媚態,反倒透著当家嫡女的沉静底气。
订婚当天,订婚的男女是不能相见的。
其实,大周男女在订婚前,大多都是见过的。
插釵之礼便是专门为尚未確定结婚意向的男女们提供的一场相亲会。
但二人的情况却有些特殊。
李瑜在下聘前,一直待在汴京,婚事是在汴京订下的,插釵之礼是李瑜师母代行的。
是以二人之前从未相见。
盛老太太见华兰好奇,便让华兰今日躲在屏风后面,远远地看李瑜一眼,这样也不算失了礼数。
华兰透过屏风的缝隙观察著李瑜,指尖已经扣入了掌心。
李瑜的样貌、风度俱佳,又是自己以后的夫君,华兰自然对其心生好感。
可是,华兰耳畔却已经发烫。
她对李瑜是满意的。
可她又回想起祖母拉著她的手所说的话:“日后李瑜定是会纳妾的……”
这个被整个盛家视为明珠,向来骄傲的华兰,心中竟莫名起了几分自卑之情。
其实,遇到自己心中喜欢的人。
不论男女,不论自己本身有多优秀,心中都会有一种自卑的感觉。
华兰心中对李瑜已经满意,却不知道李瑜对自己是否满意。
会不会和父亲一样,在娶了自己母亲以后,虽然仍然相敬如宾,但却心中更喜欢那个妾室。
这才患得患失起来。
其实,就是不確定李瑜对自己的心意。
她沉默片刻,默默退下,快步走向自己的房间。
拿出一块帕子,趁著李瑜还在寿安堂谈话,默默绣了几句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这首诗出自诗经。
“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这句诗表面是“我不去见你,你咋不捎个信?”
实际华兰对李瑜的一次隱性试探。
“你这么优秀,身边肯定不缺人,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未婚妻?会不会像长辈说的那样,根本不当回事?”
华兰十几年来,头一次產生这种自卑的情感。
她知道李瑜是个有才的,想藉此明白李瑜的心意。
隨后走出將帕子用一缕青丝缠了,交给自己的贴身丫鬟,道:“你將这帕子用盒子装了,放到送去李家的回聘去……”
男方送了聘礼,女方是要回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