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內,李宅。

这宅子是李瑜从仲家租借的。

否则日日从城內跑郊区,既麻烦又耽误时间。

其实,以李瑜如今的地位,就算不说,都有大把的富商抢著给李瑜送房子。

可惜李瑜暂时並没有在扬州发展的打算,並没有接受凑过来的商贾们的好意。

此时,李瑜正在內宅之中,清点盛家的回礼。

盛家是大周典型的仕宦家族,而且结构相当完美。

大房在老家经商,依靠二房的势力疯狂发展,几乎成为一县最大商贾。

二房接受大房的財力支持,盛紘几乎从不捞钱,上下打点靠的都是大房的钱財。

大房二房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盛家的回礼十分丰厚,各类金银珠宝,样样不缺。

不过李瑜的目光却被一个檀木盒子吸引。

这檀木盒子在这些礼盒中显得突兀。

李瑜走上前,將这小盒子打开一看,发现了用一缕青丝绑著的手帕。

將青丝握在手中,手帕翻开,几行娟秀的字跡浮现在李瑜眼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有点意思。

李瑜坐在椅子上,细细打量这几句诗。

没想到盛大小姐还是个文青。

其实,李瑜前世也並非没有见过女孩子用诗来传递情感的。

只不过,前世的那些少女们用的都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类直接了当的。

但却没有盛大小姐这样绕著弯说的。

表面上是说,二人之前从未见过面,怎么你也不曾捎个消息。

实际上,却是在確认自己心中到底有没有重视这场婚事,到底心里有没有她这个未婚妻的地位。

李瑜感到有些新鲜感,对这位大小姐有了探究的欲望。

李瑜先前只知道华兰贤惠淑良,大方貌美,是盛家的活招牌。

却是没有想到少女时期的华兰心里有这么多小九九。

这也是李瑜是个水平很不错的秀才。

不然还真以为华兰是在说怎么自己不去找她。

想了片刻,李瑜让僕人寻了个绣著青鸟的帕子,在帕子上挥墨用小楷写下一首后世耳熟能详的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可比华兰那半闕诗大胆多了。

李瑜又不是含羞的少女,抄手诗而已,顺手的事。

虽然你我从未见面,但我早已將你放在心里。

我对你也很重视,只要你对我像我对你一样,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心意。

这近乎直接的表白,便是李瑜真正意义上与华兰的第一次交流。

这也是李瑜的风格。

说话又不要钱,何必让自己的情感隱藏在暗处。

大大方方说出来,双方都不內耗。

……

翌日,盛家。

月娘从轿子上走下,华兰的贴身丫鬟彩簪与翠环忙上去迎接。

“沈娘子万福。”

华兰对月娘行了一个万福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