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封赏
翌日。
辰时三刻,紫宸殿內香炉青烟裊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赵禎坐在龙椅上,听著诸臣的匯报。
枢密使、內阁首辅文彦博,手持捷报,缓步出班,声音沉静如水:
“陛下,祥符大捷。龙卫军左厢第一营副指挥使李瑜,率百卒逆击千余叛匪,阵斩偽王刘成於阵前,京畿之危已解。”
赵禎早已知道这消息,现在要做的只是討论此次的封赏事宜。
没等赵禎开口,就见一个身穿青袍的年轻御史手持芴板走出队列。
“陛下,臣要参首辅文彦博河北剿匪不利,竟让河北流寇肆虐京畿!”
文彦博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枢密副使张浚。
只见这老者老神在在,目不斜视,似乎对这御史的行为毫不知情。
河北的乱子,是他和英国公率兵平定,他也因此升任枢密使,並接替范相公成为內阁首辅。
如今河北最大的乱子、自称东平王的刘成竟出现在京畿地区,他这个平乱者无疑是有责任的。
而这御史却不知晓是张浚还是其他阁臣的手段。
如果是张浚,那手段著实低劣了些。
没等文彦博底子的言官出来反驳。
就见身著紫袍的张浚从最前列走出来:“刘贼之乱,自是有其分说,但恐与文相无甚干係。当务之急,是先与此战功臣封赏。”
文彦博不动声色地看了这张浚一眼,心里暗自琢磨这老傢伙又打的什么主意。
他可不会天真地以为张浚是真心为自己说话。
却见张浚说完,竟当著官家的面给了他一个笑容。
文彦博心生警惕,却又不知道这老贼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
赵禎將二人的神態看得清楚。
他皱了皱眉,微微前倾:“朕已知晓。李瑜年未弱冠,竟有如此胆魄武功,实乃国之栋樑。眾卿以为,当如何封赏?”
枢密都承旨周世谦出列,呈上枢密院的赏格草案:
“陛下,李瑜此战有三大殊勛:其一,以百骑破千眾,堪称『上阵上获』;
其二,阵斩称王逆首,断绝叛军气运;
其三,护京畿门户,免宗庙惊扰。
依军功制度,当超迁四级,授龙卫军左厢都指挥使,加封上骑都尉,赐金五百两,帛三百匹。”
赏格草案乃是周世谦亲自擬的,几乎將赏赐拉到了顶格。
这份草案,周世谦压根没有打算在朝会上通过的打算。
大周制度上重文抑武,为了补偿武將,对立功武將的赏赐往往十分丰厚。
这不止体现在钱帛上,也体现在官位的升迁上。
文官升官,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考核,而武將升官,只要能立功,升官速度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但李瑜的这份赏赐,凭心而论,连周世谦都觉得重了些。
不是在钱財上,更多的是龙卫军都指挥使这个官位上。
龙卫军都指挥使乃是从五品武官,统兵数千人。
虽说武官品阶的含金量远没有文官高。
但属实提升太快了。
要知道,李瑜入伍至今,尚且不到一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