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操在马上自我介绍。

在场眾人都是一愣,百姓士兵还好,他们大多不知曹操是何人。

可其他人不同。

不管是正在与士兵喝酒的甘寧许褚,不管是医疗帐篷里给士兵清洗伤口的李寒烟,又或者是正指挥士兵埋葬尸体的周泰蒋钦,还是帮忙处理文事的周瑜荀彧都是一愣,侧头看了过来。

特別是荀彧。

此时,他的眉头已经完全皱起。

如今朝堂之上就两股力量,一股是宦官,一股是士族,而且士族还是被宦官彻底压制。起因乃是166年方士张成弟子,【诬告】司隶校尉李膺“蓄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共为部党,誹谤朝廷。”

桓帝震怒,命宦官大举搜捕,將李膺、杜密、陈寔、范滂等二百余名清流士人悉数下狱,虽未处死,却终身禁錮,永不敘用。

自此,党人罪名诞生。

直白一点来说,如今的士族集团与宦官集团,就是势如水火,士族视宦官为“浊流”“阉竖”“国贼”,与之为伍等於自毁名节。

而曹操——其祖父曹腾,虽为东汉最显赫的宦官之一,却也是宦官中罕见的不涉朝政、德望素著之人。更难得的是,两年前,曹操曾顶著满朝宦官压力,上书为忠臣竇武、陈蕃鸣冤,一时声名鹊起,风评渐转。

也是因此,荀彧此时对曹操的看法有些复杂,也有些好奇,但他並未上前——君子之交,当待其时。而有趣的是,那些拦路的谢家部曲,虽已从路人议论中听出曹操名头,却依旧横戈挡道,寸步不让。

曹操端坐马上,不动声色,眼中却暗暗掠过一丝精光。

“无怪方才那谢家大郎能在湖上大杀四方。”

“此等令行禁止、纪律如铁的私兵,当世罕见。”

古代军队其实就看两点,一是体魄,二就是军纪。

这些谢家部曲,论体格未必百里挑一,但在军纪之严整、號令之如一上,堪称鹤立鸡群。

曹操暗自点头,眼中欣赏之色愈浓,正在此时,一道清朗笑声破风而来——

“原来是譙县曹大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谢渊含笑迎上,步履从容,气度翩翩。

曹操哈哈一笑,翻身下马,拱手还礼:“哈哈哈,哪里哪里!谢郎此战,以寡击眾,令行如风,周郎火借天时,兵合奇正——操虽久读兵书,亦嘆为观止!”

“哈哈,曹大人过誉了!来,里边请!”

“请!”

.

今夜巢湖水匪尽出。

虽然精锐部队都在白石渡口被一把火烧个精光,但余孽依旧数量眾多,且以巢湖三岛为心,舟楫四散,如铁迸溅,星火四溅——

挺麻烦的。

一方面是当下的信息传播速度很慢,今夜他谢渊与周瑜八百破四千,那些贼兵听了必然胆寒,可就算是轻骑驰报,非三日不能遍传郡內。而若贼兵未闻,则军心未溃,仍可为患。

其次,不仅信息传播速度很慢,也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

只要那带领水贼的头头们有些本事,强行將贼兵兵营与外界消息隔绝开来,就算十天半个月,那些水贼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精锐已经被烧光。甚至还可能被头头们忽悠说是舒县已经攻下,反增其势。

不过...

“此为劣势,亦是我之机!”

军帐之內,烛影沉沉,沙盘横陈。

谢渊立於其前,手执“谢”字旗,自舒县方位倏然拔起——

“錚!”

旗锋直钉居巢!

“今夜我军大破水贼,捷报传遍庐江,尚需三日有余。乍听似於我不利,实则天赐良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