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半日前,舒县城门。

货商行人尽驱,街巷肃清,唯甲士奔走如织。

士兵部曲们抱著薪柴油脂直往马车上装,乔雨瓷与谢渊大姐谢鸳,带著乔家谢家周家人在旁清点装箱,甘寧蒋钦按刀环立,目光如鹰,巡弋四方。

“瑜儿此话当真?!那巢湖贼寇,目的竟是我舒县?!”

周尚面色如常,眸底却藏不住一缕焦灼。

而在他面前,年幼的周瑜虽神色严肃,但眼神反倒比周尚这成年人更沉著冷静。

“我与阿渊,会同诸位幕僚反覆推演,十成把握不敢言,八九分还是有把握,不得不防。不过叔父放心,此番我已经做好万全准备,若那水贼不来还好,来了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周尚眉峰稍展,却仍蹙眉:“瑜儿有此胆略,自是家门之幸,然你带这么多引火之物...今日湖上刮的是东南风,白石渡口在西面,你若点火,风助火势,岂非自焚其岸,反噬己军?!”

巢湖水匪自居巢而来,居巢在巢湖东岸,舒县与白石渡口在巢湖西岸,而庐江之地,冬刮西北,夏吹东南。

若是周瑜在西岸白石渡口点火,那火势被东南风一吹,极有可能反卷回来!

到时,不仅烧不到敌船,反倒先烧自家码头!

周尚眼中满是不解。

“叔父久居庐江,竟也觉火攻不可行?”周瑜轻笑一声,唇角微扬,声如碎玉:“——那,便是可行了。”

“瑜儿此话何意?!”

周尚连忙追问。

周瑜让隨行阿大拿出舆图,笑道:“巢湖夏吹东南不假,然叔父儿时,定是没有去那白石渡口摸过鱼抓过虾。”

他负手,指向湖图白石渡口——那里,湖岸如鉤,向南探出一道嶙峋石岬,两侧丘峦环抱,形如猛虎张口,吞湖衔浪。

“此地名白石鉤,湖风至此,如怒马入巷,左衝右突!白日风盛,那风儿只会在这峡口里打转,犹如鬼哭狼嚎,因此不少老渔民亦將此称为鬼嚎峡,然...

昼则湖热而气升,风自湖出,推岸草而西倾;夜则陆暖而气沉,风自岸生,卷湖浪而东噬!”

周瑜抬眼,眸中繁星如坠:“入夜之后,东南风渐弱,不再被顶在岸边打转,反而遇石便会迴旋,常在此地化西南倒卷之风——老渔民称之为鬼回头,三伏天亦能吹人透骨寒!

而今日,瑜儿便是要找上天借这西南风用上一用!”

.

世人常言关羽“水淹七军”是天意垂怜,周瑜“火烧赤壁”乃东风借力,仿佛二人的赫赫战功,不过是老天垂青、时运凑巧。

然,这一切都並非运势所至,而是人定胜天!

水淹七军看似是老天垂怜下了暴雨,实则关羽深諳荆州地理——夏秋多雨,江汉易泛。故而他早將营寨高筑於山岗,暗中修堤蓄水,以营盘为势,逼庞德退守低洼之地。

——如弈者落子,逼敌自陷死局,待天雨倾盆,只需决堤引水,便能將七军尽没。

故《三国志》赞曰:“羽威震华夏”,何曾言其“羽得天之幸”?

只因世人大多愚钝无眼,但见天雨,不见人谋,得见洪流,不见经纬!

火烧赤壁,亦復如是!

曹操熟读兵法,深知“冬主西北风”,自恃水寨居於西北岸,若周瑜在东南岸用火攻,烈焰必被风势反噬,自焚其军,这才敢铁索连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