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便是他盘坐雷击峰孤石,感悟云气聚散之意,尝试以“意”引动云气塑造更为复杂的意象时,竟意外勾动了一缕肝臟上的玄妙气息。

后面他也曾多次尝试,却依旧只能堪堪引动,便是最简单的应用都无法做到。

元旭得知后,也尝试过多次,发现自己每次以心中“杀意”施展《藏刀灭神法》时,縈绕肺腑的玄妙气息就会出现些微震盪。

“老朽先前观你推演的內练之法,从一境破入二境只需『筋骨』『气血』二关圆满,当时还在疑虑,既如此,將『神意关』列为一境第三关是否还有必要,却不曾想,原来『意』之作用,应在了二境此处。”

“当真是环环紧扣啊,老朽有时候都忍不住怀疑,到底是我们创造了武道,还是我们只是发现了武道。”

……

岁关临近,张真人返回了天武山。

而元旭则每日枯坐池边,一手持鱼竿,一手捧书册,心思全在琢磨张真人提及的“意之三境”上:

『形为筏,意为篙,无篙则筏困泽国。故意本自然而形意互化,此乃意之一境。』

『破皮膜如透鲁縞,贯筋骨若刺冰綃,透神魂似月光穿潭,此为意破三障,可谓意之二境。』

『身化天星万宿,意动星河悬倾,此为我心既天心,我意既天意,谓之意之三境。』

元旭心中思忖:

『我如今应是处於“以形养意,以意主形,形意互化”的第一境,而张真人能以意引动云气,塑造意象,当是踏入了“意破三障”的第二境,所以他能引动玄妙气息,而我却只能让玄妙气息些微震盪。』

『可是,到底要如何才能“意破三障”呢?』

冥思苦想一上午也没什么头绪的元旭收杆起身,发出感嘆:

“难难难,道最玄。”

他话音刚落,身穿玄色锦面袄的白小楼来到庭院。

“国师大人,张真人的来信。”

元旭看向他,曾经那位风流倜儻,在酒肆茶楼侃侃而谈,半夜去青楼幽会相好的意气少年,如今已蓄了鬍鬚,眉宇间早已不见当年的轻佻与灵动,只剩下久经风霜的老成与持重。

又转头看向守在庭院门口,满头银髮却依旧身姿笔挺的王之行,像极了那风雪中佇立的雪松。

『自我二十八岁初入黎京,至今已十九年了啊。』

元旭心中感慨,伸手接过信函拆开。

信中写道,天武山计划於明年二月开山收徒,此次预计招收一百名十岁上下的孩童,不论出身,只看根骨与悟性。

这个数量让元旭略感意外,查阅近十年天武山开山收徒的情况,也仅有四次,最多一次也才三十人,此次规模相当於过去十年总和。

『一次培养如此多的弟子,天武山有这个財力吗?』

不是元旭看不起天武山,而是天武山在江湖上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產业,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便是那些下山弟子的自发供养。

『不行到时候將库房里那些朝廷赏赐的金银也都送上山吧。』

元旭心里想著,继续往下阅读。

张真人还在信中详述了培养这批弟子的构想:

作为首批修炼武道新法的弟子,他希望这些孩子未来能成为支撑新法的“柱石”。

信的末尾,张真人殷切邀请元旭前往天武山,与他一同主持教导事宜。

元旭略一沉吟,觉得此事未尝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