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六年,布法前夕
自隱龙山庄覆灭后,元旭便隱遁江湖。
江湖虽不见他的身影,却依旧流传著他的传说。
试炼天下,黎京摆擂,边关斩敌,覆灭隱龙,定鼎江湖。
这些事情,无论拿出哪一件,都足够一个习武之人吹嘘一生。
於是,江湖新秀们尽皆以他为榜样,尤其是他覆灭隱龙山庄时留下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成为年轻一代言必提及的人生格言。
黎皇也是个有魄力的雄主,他抓住这股“东风”,力排眾议,於次年秋开设武科举,並召集诸多“大儒”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位名叫“费渊”的“大儒”,註解时故意模糊“为国”概念,將其向“忠君”靠拢,同时淡化了“为民”的核心思想。
结果次日,他便背负荆条跪在了国师府门前,一连三日,直至晕厥才被人抬走。
而至始至终,元旭都未曾露面。
关於他的动向,江湖上眾说纷紜:
有人说他正衝击武学至高境界,有人说他当年在边关硬撼数万晋军时已身受重伤,如今隱居养伤,更有人称他功参造化,已飞升天界。
……
转眼间六年过去。
黎京,国师府。
庭院青石板光洁如镜,殿宇廊下宫灯高悬。
元旭与张真人並排坐在一处池边,手持鱼竿,一边垂钓,一边交流近三年来的练武心得。
身后,白髮苍苍的王之行满头大汗,正演练一套招式古怪的武学
这武学正是元旭与张真人合力推演的“內练功法”。
该法共有五套,分別对应人体五臟,自六年前元旭初创时的四十九个动作,逐步推演至如今的一百零八个动作,才勉强能让资深武学宗师修炼。
……
“我想从天武山开始推广新法,不知真人意下如何?”
元旭忽然提杆,开口问道。
张真人愣了一下,隨即眼中浮现出狂喜。
他本以为元旭会借黎国朝廷之力推广新法——以元旭如今的江湖地位,再辅以朝廷力量,完全能在极短时间內完成武道新法的普及。
可元旭却选择了天武山。
要知道,武道新法一旦確立,天武山便会成为当之无愧的武道祖庭,纵使日后日月轮转、山河移位,天武山之名亦会万世不绝。
“那老朽,便代天武山上下,谢过国师大人!”
张真人激动地站起身,对元旭九十度弯腰作揖。
……
之后的数月,张真人客居国师府,二人切磋论道之余,常依据王之行修行“內练新法”的进展,对这套功法进行优化调整。唯独“內练圆满”的评判標尺,始终毫无头绪。
在二人的感知中,各自肺腑和肝臟上玄妙气息已经十分浓郁,但增长的势头却依旧如初,毫无瓶颈之感。
倒是操纵这玄妙气息的方法,张真人率先有了“突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