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借天工补造化
看著两本武学,元旭陷入了沉思。
如今《猿王桩》和通背形意拳已经被他练到了极致,想要更进一步即便是以他的天资也只能水磨工夫一点点的熬炼体魄。
“都说桩功不可同练,同练会导致发劲与运劲衝突,轻则实力大减,重则损伤筋肉。”
“那我將这三本桩功融合,创造出一套涵盖这三种桩功发劲与运劲的全新桩功武学呢?”
“新的武学將包含白鹤化羽掌的轻灵飘逸,虎形断金刀的刚猛犀利,通背形意拳的刚柔並济。”
“並且最重要的是,新的武学若是能创造出来,將拥有三倍《猿王桩》对身体的强化效果,等將另一个世界的武术体系补充进来,应该能將这个世界的基础武学再推进一大步。”
“降世身的天赋不就是用来开创武道的吗,按部就班何时才能將这条道之雏形完善?”
想到这,元旭决定放开手去尝试。
起身,他开始在火塘边演练早已烂熟於心的《白鹤桩》。
很快他便发现,在演练《白鹤桩》时,每次发劲完成,劲力都会立马按照《猿王桩》的运劲方式运行,等到他有意识的去控制时,两种运劲方式已然衝突,反应到身上,就是劲力运行阻滯,浑身筋肉刺痛。
元旭脑海里立马浮现一个词:肌肉记忆,即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想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就是桩功不可同练的最根本原因。
元旭停了下来,重新坐下。
如果不克服肌肉记忆,那么他《白鹤桩》根本不能入门不说,强练反而会导致《猿王桩》也出现极大程度的衰退。
知道这条道很难,却没想到会这么难。
重新坐回火塘边,元旭將两本武学重新收起,转而將乾粮拿出来,边吃边思考。
……
……
经过半月的跋涉,元旭离开了陇西郡,进入了平城郡道北县,並准备在此停留一段时间。
入城后元旭直接找到牙行,以五两银子每月的价格,在南城租了套一进的民房,同时也托牙行给他聘请了一位身家清白的老妈子来洗衣做饭。
於是,元旭便在道北县暂时安顿下来。
虽然同为县城,但其规模却要远超双山县,只因此处乃是联通黎国中部与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
所有从黎国中部而来的货物,要送往泗水郡以及漠北郡,都需要在道北县中转,因此这座县城常年热闹非凡。
不过元旭却有一种身居闹市而自取寧静之感,每日坐在东厢的窗前,时而闭目,时而提笔书写,让这几日为他做饭洗衣的周婶都误认为他是一位游学至此的读书人。
然而,实际上是元旭在將另一个世界网购的武学內容,一点一点的搬运到这个世界。
“呼——”
又写完一张纸,元旭长出一口气,揉了揉手腕,准备换纸继续,然后发现,前日买的一刀纸不知不觉又用完了。
“周婶。”
元旭朝著窗外喊道。
正在晾衣服的周婶“哎”了一声,转身小跑到窗跟前:
“公子有什么事吩咐?”
“麻烦到翰墨轩帮我带一刀纸回来吧。”
元旭说著,將一粒银豆子递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