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郭化吉,又三年
用了约莫一个旬日,元旭才將《耕余剩技·长拳谱》和《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抄录完整。
两本书,一共抄录了两份,网购的正版一份,网传的pdf版本一份。
本世界的元旭天赋实在一般,也分辨不出这两份武功正宗不正宗,於是索性全都抄录到鼎世界来参悟。
而鼎世界的元旭天赋也確实当得起“天命之子”,在他抄完两个版本的武学书籍后,便已然基本洞悉了太祖长拳练习要诀。
总的来说便是五法三关。
五法为:追本溯源,名师指路,桩法为根,拆招化劲,药膳辅修。
而三关则是:筋骨关,气血关,神意关。
“和这个世界的武学有些相似,却又有所不同。”
元旭翻阅著装订成册的书本。
这个世界的武学只练劲,虽然绝大部分江湖入流的高手都逐渐认识到劲力的根本在於体魄、筋骨、气血,但却並没有专门锤炼这方面的功法。
陆彦虽然意识到“借天工补造化”这一点,但他对於“借天工”的理解,也局限於“外力”,他突破明劲三寸的方法就是“击打”。
通过他人以木棍击打全身,或於瀑布下借水流冲刷,从而达到强化全身筋肉的效果。
这无疑是很原始,也很自討苦吃的一种方式。
太祖长拳就不同,此法融合“骑马桩”,“混元桩”,“伏虎桩”三种桩功,练股四头肌如铸铁,通背脊筋膜若张弓,活胯膝肌腱似簧机。
又拆“金鸡独立式”,“猛虎伏桩式”,“青龙探爪式”三式强化比目鱼肌与踝周小肌群,腰大肌与臀中肌链,前锯肌与胸小肌筋膜。
再辅以“九转黄精汤”等药膳,练至大成可贯通四百筋肉,成金刚玉柱之身。
当然,这说法有些夸张,根据元旭的推演,太祖长拳练至大成,的確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健体魄,並且因为长时间练拳而形成的科学发力方式,也能极大的提升个人格斗水平。
“单练太祖长拳达不到“金刚玉柱”之身,但若是融合这个世界的武学,也未必不能。”
元旭將书册放下,看向屋外。
木门被推开,周婶带著她的小孙子走了进来。
“火娃子,你就在院里耍,不要大喊大叫打扰先生看书。”
“知道了,奶奶。”
火娃子一身朴素的布衣,手里抓著一把木剑,在院子里追起了蝴蝶。
元旭起身走到院子,挥舞著手中木剑的火娃子见到这小院的主人,立马停下动作,规规矩矩的站好向元旭问礼:
“元先生好。”
元旭点了点头,看向这孩子:
“火娃子,你也不小了,没去学塾读书?”
“县学堂的束脩太贵了,家里交不起。”
“那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火娃子脑袋一偏,流露出一个困惑的表情,然后摇了摇头。
“没想过?”
火娃子点了点头。
“想读书识字吗?”
“想。”
火娃子大声回道,眼里流露出渴望与欣喜。
他的声音惊动了伙房里正在为元旭做饭的周婶,只见她手里捻著根木枝匆忙忙的跑出来,看到元旭正站在火娃子身前时,顿时大惊失色,满心忐忑的走近,歉意的哈腰:
“对不起元先生,真对不起,这孩子,我跟他说了不要大喊大叫,是我没管好他,元先生实在对不起,我保证以后不带他过来了。”
“奶奶,元先生说要教我读书识字。”
火娃子兴冲冲的对周婶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