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给藩王制定KPI
“太子这么快就从天界寺回来了?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闻言精神陡然一震,立即招呼了一声。
来者並非旁人,正是他的嫡长子、当朝太子朱標。
此前朱元璋忧心藩王势力渐长,特意派朱標前往天界寺,向道衍大师请教对策,如今见儿子归来,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朱元璋伸手接过朱標所写的奏疏,温声道:“標儿,你去天界寺问询道衍和尚,朕倒想听听,你对这和尚的看法如何?”
朱標恭敬回道:“回父皇,儿臣以为道衍和尚实乃天纵奇才。其见解独到,確实非同寻常。”
朱元璋摸了摸鬍鬚,沉吟片刻后,觉得道衍献上的策略確实別出心裁,尤其是“转”与“化”的策略,既能解决眼前藩王兵权过重的问题,又能为长远打算。
道衍在奏疏中详细阐述了解决藩王问题的全新思路。他首先提出“礼、兵、钱、地”四策:以礼制明確尊卑,限制藩王权力越界;严格控制藩王护卫数量,实行兵符分制相互制约;由朝廷掌控宗室財源,加强审计监督;明確划定藩国界限,禁止干预地方政务。
更让朱元璋眼前一亮的是道衍提出的“转”与“化”二字新策。
道衍建议让燕王、寧王等边塞诸王专心防御北方蒙元残余,將其兵力与野心转向外敌,既保卫边境,又消除內患。
通过建立宗学教导宗室子弟忠君爱国之道,设立宗室科举让有才学者为朝廷所用,甚至允许宗室经营皇產、代天巡狩,使其有所事事而不徒耗禄米,不生异心。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朱元璋忍不住讚嘆了一句:“嗯,这个和尚著实了不得,这番见解確实推陈出新,既吸取歷代教训,又开创我大明特色之藩制。”
朱標始终保持著恭敬的姿態,见朱元璋神色缓和,也稍稍放下了心。
“不过……这些策略,还是太粗了,只能作为一个大致框架,毕竟削诸藩兵权这件事,诸藩与皇帝之间是存在著难以调和的矛盾的。”
顿了顿,朱元璋继续说道:“想解决,就得有周全之策。”
“咱想到了一个全新的法子,而且很简单,有十成把握能成功,延续大明国祚。”
正在认真听朱元璋讲话的朱標,精神一振!
来了!
“父皇,儿子认为道衍和尚提出的削藩政策已经很好,不知您还有什么好法子?”
当然,朱標不是没有想过,找到一种存在不费周章,不动刀兵,诸藩又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改制的事情呢?
实际上,他根本找不到。
然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却让朱標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要从根本上改变藩王宗室的风险,不能再是简单的等级缩减与俸禄减半,得用一套更完善的考核体系,把宗室的利益和朝廷、封地的发展绑在一起。”
朱元璋很轻鬆的放在手中奏疏,问道:“標儿,你能听明白什么意思吗?”
朱標当然不知道具体的考核体系是什么,但是不耽搁他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推测。
“就是给诸藩定下明確的考核指標,让他们知道做得好能得什么,做得差会失去什么,既要看他们对朝廷的贡献,也要看他们对封地百姓的担当,不能只盯著某一方面。”
“再者,就是要把先把这考核的规矩说清楚,才能让诸藩心里有底,知道努力的方向,大概就是这些。”
“是只能猜到这些,还是懒得猜?”朱元璋笑著问。
朱標挠挠头,却也诚实,“是真的猜不到,主要这关乎到我的那些弟弟们,所谓关心则乱,担心说错了话对他们不好。”
“那如果推行了错误的政策,届时他们会恨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