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首映
他接著正经道:“开玩笑的。林木导演很有韧性,而且....確实没让我去搬砖,目前看来暂时也不用去了。”
於鸿飞则分享了一个片场趣事:“有一场戏,林导为了找角度,趴在地上半天,起来时一头灰,特別像工地来的,特別符合他给自己预设的『失败后职业规划』。”
轮到罗晋和舒唱时,两人明显有点紧张。
罗晋被学弟学妹们起鬨“学长说几句”,他憋了半天,说了句“北师大的好吃”,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舒唱则兴奋地说:“北师大好大啊!而且学霸氛围好浓,我刚刚看到好多同学一边等开场一边看书,好厉害!”
刘艺菲被问到对同学罗晋的表现时,笑著说:“罗晋在学校就很用功,这次看到他挑大樑,演得这么好,特別为他高兴。就是首映礼放在师大,没在北电,感觉让他『叛变』了似的。”
校长亲自上台,代表学校向林木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装帧精美的林木在北师大就读时的学籍档案復刻件。
校长动情地说:“北师大不仅培养站在讲台上的师者,也鼓励每一个孩子追寻自己的梦想。林木用他的镜头和故事,为我们詮释了另一种『建造』的意义。今天,我们以你为荣!”
这一环节设计得既走心又极具仪式感,贏得了满堂彩,不少感性的女同学和女嘉宾都偷偷抹了眼泪。
在经歷了近一个小时温情又欢乐的首映礼后,灯光终於暗下,大银幕亮起。
电影开始了。
........
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观眾的情绪完全被故事牵引。
笑声几次迴荡在礼堂,尤其是在那些巧妙又生活化的幽默桥段。而到了情感浓烈和感人至深的段落,现场则变得异常安静,只能听到隱约的抽泣声和擤鼻涕的声音。
当张学友演唱的《记忆的习作》和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在关键时刻响起时,更是催泪无数。
灯光亮起,掌声雷动,如同潮水般一波接著一波,久久不息。
林木和眾主演站在舞台中央,看著台下无数张激动、讚许、甚至带著泪痕的面孔,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復著內心的澎湃。
主创团队们並肩站著,罗晋的眼圈还有些发红,舒唱则激动地紧紧攥著裙角,陈道明和於鸿飞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互动和致谢环节结束后,便是媒体群访时间。
记者们早已按捺不住,长枪短炮瞬间將主创们包围。
“林木导演,恭喜电影大获成功!”
一位记者抢先开口,“我们看到电影无论是敘事节奏、镜头语言还是情感表达都非常成熟,完全不像一部处女作。我们都知道,您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並非科班出身的导演。请问是什么促使您跨界当导演,並且第一部作品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准?”
这个问题显然问到了关键点上,所有话筒又往前递了递。
林木笑了笑,接过话筒,眼神望向台下母校的老师们所在的方向。
“谢谢您的夸奖。首先必须澄清,我不是『跨界』,我觉得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讲故事』。”他顿了顿,引发了台下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在北师大中文系学习的四年,是我最宝贵的財富。我们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分析敘事结构,揣摩人物心理,学习如何用文字构建一个世界、传递一种情感。这其实和导演的工作本质是相通的——都是用不同的工具『讲故事』。”
“我的导师曾经告诉我,『中文系培养的不是作家,而是对语言和敘事有深刻理解的人』。这句话我一直记著。我对电影的热爱由来已久,在师大图书馆里,我可能没看完所有推荐书目,但几乎看遍了馆藏的经典电影碟片。”
“当我想把心里的故事讲出来时,很自然地就觉得,或许可以尝试用镜头这种更综合的语言。我不是科班出身,这让我少了些条条框框。非常感谢田壮壮老师、穆德远老师,以及北电的很多朋友,在我摸索的过程中给了无数无私的指导。最要感谢的还是我的母校北师大,她给了我故事的灵魂和敘事的基础。中文系教会我的,是如何理解人,如何表达情,这比任何技术都重要。”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北师大的校领导们听得频频点头,脸上满是“这孩子真会说话”的欣慰表情。
接著,记者把问题拋向了陈到明:“到明老师,您一向对剧本和合作者要求很高,这次为什么会愿意出演一位新人导演的作品?合作下来感觉如何?”
陈道明拿起话筒,標誌性的沉稳语调响起:“要求高,是因为对观眾负责。选择林木导演的剧本,恰恰是因为它达到了我的要求。”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到林木明显紧张起来,才微微一笑,“他很聪明,善於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他听得进意见。我们合作得很愉快,虽然偶尔也需要我这个『老傢伙』给他一点小小的压力。”
於鸿飞则被问到和新人演员合作的感受,“嗨!別提多好了!年轻人有衝劲,有灵气,像罗晋、舒唱,他们给我的感觉就是特別真,没那么多程式化的东西。林木导演虽然年轻,但把控现场的能力很强,思路清晰,我们老演员看著也放心。”
轮到罗晋和舒唱时,两位年轻人明显还沉浸在电影带来的情绪和现场热烈反响的激动中。
有记者问罗晋:“第一次主演电影就男主,现在心情怎么样?”
罗晋握著话筒的手还有点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特別…特別不真实,像做梦一样。感谢林导给我这个机会,感谢道明老师、鸿飞老师的提携,更感谢我的母校…”
舒唱则被问到和两位天王级歌手“合作”的感受,她兴奋地说:“简直像做梦!学友哥和eason的歌一出来,那个氛围感一下子就到位了,我在后台听都觉得想哭。真的太感谢两位天王了,也感谢林导能请到他们,给我们的电影增添了那么多魅力!”
记者发现了台下与人寒暄的冯小刚和张国立,立刻高声提问:“冯导!国立老师!两位今天也来看了首映,能简单评价一下吗?作为前辈,对林木导演有什么想说的?”
冯小刚被cue到,也不推辞,笑著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电影看了,挺好!情感真挚,节奏舒服,没那么多里胡哨的东西,就老老实实把一故事讲好讲透了,这点特別可贵。林木是吧?后生可畏,坚持下去,中国电影需要你们这样的新力量。”
张国立接著补充:“我同意小刚说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的表演,到明和鸿飞一如既往地稳,两个年轻演员让人惊喜,眼神里有戏,不容易。林木导演调教演员有功。至於他中文系出身这事,我觉得挺好,导演肚子里就得有墨水,不然理解人物、理解故事深度不够。恭喜林木,开了个好头!”
群访结束后,林木又被一群学生记者团团围住,问著更细节和校园相关的问题:“学长,电影里那个在图书馆相遇的镜头是在我们图书馆拍的嘛?”
“学长,您觉得在师大收穫最大的是什么?”
“学长,能给也想从事影视行业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