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成片、定档、宣传
“林导,听说发行谈妥了?1000个拷贝?”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著惊讶,“年轻人有魄力啊!需要我做什么宣传儘管说。”
林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道明老师!正好有个不情之请,咱们的宣传战现在就要要打响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陈道明標誌性的低沉嗓音:“林木啊,现在才十二月,电影情人节才上映,你是不是表走快了?”
林木赶紧解释:“这是持续营销,要慢慢预热,让观眾还没看电影就先记住名字。”
“那你继续预热吧,”陈道明轻笑道,“我这把老骨头隨时待命。不过提醒你啊,预热太久容易糊锅。”
於鸿飞接到电话时正在菜市场买菜,背景音里夹杂著“大白菜便宜了”的叫卖声。
“林导您儘管安排,我隨叫隨到!”於鸿飞说得鏗鏘有力。
林木笑著记下了这个特殊请求,心想这大概是最接地气的演员了。
最热闹的是舒唱和罗晋的电话——林木一不小心按了群聊键,两个年轻人的兴奋劲儿差点从他手机听筒里蹦出来。
“林导林导!”
舒唱的声音像跳跳一样噼里啪啦,“我们能上《快乐大本营》吗?我每期都看!何老师可厉害了!”
罗晋在一旁插话:“要是能上《超级访问》也不错,李静姐提问特別有深度。”
“《娱乐无极限》也可以啊!听说他们的记者可会挖料了!”
林木听著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已经看到宣传期跑遍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未来景象。
........
林木忐忑地给两位歌坛天王打电话时,已经准备好了三套说辞以防被拒。
没想到张学友接起电话就笑了:
“林导,你的《记忆的习作》马上要成了我的演唱会必唱曲目,帮你宣传是应该的。”
林木感动得差点把手机掉火锅里——他正一边吃火锅一边工作,这是他的多线程操作秘诀。
陈奕迅更是贴心到让人泪目:“要不要我飞来bj一趟?现场唱《好久不见》效果更好哦。顺便咱们可以吃顿涮羊肉,听说bj的羊肉很不错。”
於是两位天王的宣传事宜就在火锅的热气中敲定了。
掛掉电话后,林木抹了抹眼角,不知道是被火锅热气熏的还是被感动的。
夜深人静时,林木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键盘,註册了数十个论坛马甲,每个马甲都有鲜明的人格设定。
“娱乐圈懂哥”:专门爆料內部消息,说话总是说一半藏一半
“北大文艺妹”:走感性路线,善於抒情小作文
“电影老饕”:一副看过上万部电影的架势,点评犀利
“普通观眾甲”:代表路人视角,语言朴实但真诚
他发布的第一批帖子很快就火了:
“震惊!张学友竟为新人电影演唱主题曲!”——这个標题党帖子点击量一夜破万。
楼下有人回覆:“真的假的?楼主骗点击死全家?”
林木赶紧用“娱乐圈懂哥”的马甲回覆:“保真,听说张学友一听剧本就哭了,主动要求唱主题曲。”
然后又切换“电影老饕”帐號补充:“歌神这些年很少唱电影主题曲,这次破例肯定有原因。”
最绝的是他让大刘在高校论坛发的帖子:“北师大校友拍电影了!支持学长!凭学生证观影可享优惠!”
这帖子直接炸出无数校友:“哪个学院的?”“编导系还是文学系?”“校友打折打几折?”——活生生把论坛变成了校友联谊会。
.....
线下宣传同样没落下;中影安排了密集的媒体採访,林木带著主演们四处奔波。
有一次採访中,记者问陈道明:
“道明老师,您为什么会接一个新人导演的戏?”
陈道明抬了抬眉毛,慢条斯理地回答:“因为剧本写得好啊!而且林木导演答应我,要是票房不好,他就去建筑工地搬砖还债。”
全场大笑,林木配合地做出“我很慌”的表情,第二天娱乐版头条赫然是:“新人导演林木:票房失利就去搬砖!”
隨著宣传深入,电影热度节节攀升。论坛上的討论越来越多:
“看起来不错啊,情人节有电影看了!”
“有张学友和陈奕迅的歌,必须支持!”
“为了道明老师也要去看!”
当然也少不了质疑的声音:
“新人导演+新人演员,能行吗?”
“爱情片太多了,能有什么新意?”
“估计又是圈钱之作。”
面对这些,林木很淡定,甚至自己註册小號去反驳:“听说这部电影在北电內部试映时,看哭了一片人。”
然后又切换另一个小號:“原著听说就是导演自己写的,写的很扎实,剧本改了十八稿呢!”
最后再用第三个帐號:“中影这么大力推广,肯定是对质量有信心啊!”
这些好评被精心剪辑成宣传片,在各大电视台轮番播放。
林木又灵机一动,在论坛发布:“独家揭秘《建筑学概论》十大泪点”,明明是在剧透却又欲说还休,吊足了观眾胃口。
上映前半个月,张学友和陈奕迅的宣传视频正式发布。
张学友坐在钢琴前自弹自唱《记忆的习作》,最后对著镜头说:“2月14日,记得带你爱的人去看《建筑学概论》。”
陈奕迅则在bj录音棚里录製了《好久不见》,视频最后他笑著说:“这部电影让我想起自己的初恋,希望大家也能找到曾经的感动。”
两位天王的助阵让电影关注度达到顶峰。
韩三平打电话给林木时,声音里是掩不住的惊喜:
“小林,预售票房已经破三十万了!院线要求增加排片!你这次可能要创造奇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