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製《好久不见》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陈奕迅唱著唱著,居然真的哭了——不是比喻,是眼泪止不住地流。

“不好意思啊,”eason擦著眼泪,声音还有些哽咽,“这歌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朋友...我们曾经很要好,后来因为一些误会渐行渐远。林导,你这词写得太戳心了,特別是那句'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简直写到我心里去了。”

林木心虚地摸摸鼻子:“您唱得更好,感情很到位。”

心想这大概就是经典歌曲的魅力,无论在哪条时间线都能打动人心。

同样地,林木也提出了免费授权的条件:“eason,这两首歌您可以隨便唱,商业演出、出专辑都可以,只要版权归我就行。”

陈奕迅开玩笑说:“林导您这样我会不好意思的。要不这样,下次我的演唱会,给您留最好的位置?”

.......

最让两位歌神拍案叫绝的是电影的主打宣传词“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张学友说:“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一下子就把电影的主题概括出来了。既有诗意又有哲理,让人一听就想去看看是什么样的故事。”

陈奕迅更是直接:“林导,您这文案能力,不出专辑可惜了。要不要考虑来音乐圈发展?”

林木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移话题:“二位老师过奖了。其实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你们在宣传时提一下,这是电影《建筑学概论》特別创作的歌曲?”

两位歌神都很爽快地答应了。

张学友还说:“这么好的歌,又是为电影量身打造的,当然要提。说不定还能开创电影宣传的新模式呢!”

就这样,林木用“借来”的经典歌曲,不仅为电影增色不少,还意外地获得了两位天王的友谊。

小王和小杨全程目瞪口呆,等歌神们离开后,小杨忍不住问:“林导,您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林木高深莫测地笑笑:“大概就像北电的落叶,数也数不清吧。”

而更让林木开心的是,这些本该在多年后才面世的经典歌曲,因为他的“借鑑”,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

虽然手段有点取巧,但结果是好的——好音乐就应该早点被大家听到嘛!

至於版权问题,林木早就想好了:等电影赚钱了,就成立个音乐工作室,专门“发掘”未来的经典歌曲。

反正这个时间线里,这些歌都还没被创作出来,他不借鑑,岂不是浪费了重生的优势?

........

安排好所有音乐事宜后,林木开始了他的“起点中文网”码字生涯。

北电剪辑室隔壁的小办公室里,他专门腾出了一张桌子,摆上了两台显示器——一台用来码字,一台用来隨时查看电影素材。

得益於重生带来的福利,他发现自己看过的所有电影、小说都像刻印在脑子里一样清晰,甚至连標点符號都记得一清二楚。这种开掛般的感觉,让他时常忍不住偷笑。

《鬼吹灯》和《何以笙簫默》两本书同时开更。

选择这两本是因为风格迥异,可以测试市场反应,同时也避免被人怀疑同一个作者怎么能写出风格如此迥异的作品。

大刘端著两杯咖啡进来时,看到林木同时开著两个文档左右开弓,眼睛都直了:“木哥,你这打字速度也太快了吧?而且都不用思考的?这噼里啪啦的,跟放鞭炮似的!”

只见林木左手在《鬼吹灯》文档里写著:“胡八一手中的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墓室深处传来诡异的声响...”

右手同时在《何以笙簫默》文档里输入:“何以琛站在法学院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在他白衬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林木头也不抬,隨口答道:“灵感来了挡不住。”

其实他心里在吐槽:我这可是在“抄”未来的经典,能不快吗?这就跟听写考试似的,答案早就印在脑子里了。

大刘凑近屏幕看了会儿,更惊讶了:“而且你这两个文档风格差这么多,《鬼吹灯》阴森恐怖,《何以笙簫默》甜掉牙了。木哥,你该不会是人格分裂吧?”

林木终於停下手,喝了口咖啡:“这叫多面手;导演不就得什么类型都能驾驭吗?”

最让大刘佩服的是,林木码字时从来不用backspace键,一路畅通无阻,仿佛早就打好了腹稿。

“木哥,韩总刚才来电话,问宣传片什么时候能好。”

“明天给他。”林木手指不停,“告诉他主题曲张学友录完了,效果很棒。”

........

大刘摇摇头,感嘆道:“我终於知道你为什么能请动那么多大腕了,这工作效率,生產队的驴都比不上你啊!”

林木笑而不语,心想:要是告诉你我还在同时规划下一部电影和几个投资项目,你不得嚇晕过去?

偶尔,小王和小杨也会溜达过来串门。

小杨更喜欢《何以笙簫默》,经常看著屏幕傻笑:“林导,您这言情写得比专业作家还好!何以琛这样的男朋友哪里找啊?”

小王则对《鬼吹灯》爱不释手:“林导,您这些盗墓知识从哪学的?写得跟真的一样!该不会...”

他压低声音,“您真的下过墓吧?”

林木神秘地笑笑:“天机不可泄露。”

有时候剪片子剪累了,林木就会码会儿字换换脑子。他发现这种创作之间的切换反而能带来新的灵感。

比如剪到电影里下雨的戏份,他就在《何以笙簫默》里加了一场雨中的告白戏;写到《鬼吹灯》里墓穴的描写时,又会想到电影里的某个场景可以增加点悬疑感。

大刘看著林木,忍不住说:“木哥,你这就跟那个...那个什么计算机似的,可以多线程同时运行!”

林木心里好笑:这比喻还挺贴切。我这就叫“重生牌人形计算机”,內存大,运行快,还自带未来资料库。

就这样,在电影后期製作的同时,林木的“第二职业”也开展得红红火火。

两本书在论坛上的人气越来越高,甚至开始有读者自发组建粉丝群,催更的帖子盖起了高楼。

林木也乐在其中——毕竟,这种开著金手指虐菜的感觉,確实很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