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东京闻讯,大举进犯
寿安堂里,听著父亲盛紘和祖母说著今日朝堂之上官家与诸位大相公商议的边关战事,明兰也不禁好奇的竖起耳朵。
“淑儿的那个夫婿,当初不就是说要去渭州从军吗?”盛老太太对杨先的印象颇为深刻。
盛紘道:“不错,那孩子走的还是顾家的门路。”
盛家大房搭上顾家二郎的关係,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这件事情,盛维自然不会瞒著盛紘,甚至在接受白家的生意之前,盛维还特意问过盛紘的意见,彼时盛维还不知道顾二是个声名狼藉的浪荡子,只想著若是大房接受了顾二外祖留下的买卖,就等同於是和顾家攀上了关係,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
可到了东京之后,盛紘才发现,事情跟自己想像之中完全是两回事儿。
“渭州来的军报上,可有提及那孩子?”
“军报上说西夏数千大军攻打我方堡寨无果,反被我军狙击,在好水川大破西夏贼军,领军狙击西夏贼军的,就是继之那孩子。”
杨先此番的表现极为抢眼,以少胜多,衝击敌军,斩將夺旗,如此功劳,若是换了个人,说不定还真有被昧下的可能。
可杨先是拿著寧远侯顾偃开的推荐信来的渭州,顾偃开昔日戍边之时,来的就是西北,虽然不是渭州,可寧远侯顾家在西军之中根基极深,就算是卖寧远侯府面子,刘洵也不会昧下杨先的功劳。
更何况西夏突然犯边,后续未必不会继续兴兵,杨先有勇有谋,勇力无双,又会练兵,还颇为懂事,刘洵自然乐得提拔。
若是西夏再度兴兵,还得杨先出力呢。
其实一切说来也有些巧合,隨著刘洵的奏报送到东京,枢密院那边不敢怠慢,立即就把奏报送到了嘉佑帝面前,嘉佑帝近日正被以大相公韩章为首一眾朝中大员清流们缠的不厌其烦,天天进宫,进諫让嘉佑帝早立储君,以安国本。
嘉佑帝要是想立储君早就立了,又何须等到今日,每月朔、望的大朝会,必然是韩大相公为首的一眾朝中要员和清流文官们对嘉佑帝集体諫言的时候,往日里便是各地有什么灾情,只要是不严重的,都会被韩大相公等人几句话揭过,然后把话题引到立储之上。
是以嘉佑帝便当著一眾朝臣的面,將西夏撕毁两国盟约,进犯渭州的事情拿出来说了。
外敌入侵跟那些地方上的灾情截然不同,若是处理不当,致使国土沦丧,將士送命,那可是天大的罪过,纵使是韩大相公这等一心想让嘉佑帝早立储君,以安国本的老臣,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先和嘉佑帝以及群臣商议西北之事。
西夏人是什么德性,不论是嘉佑帝还是朝中诸公,可都清楚无比,尤其是大相公韩章,昔日曾隨范文正公一道经略西北,亲自参加过和西夏的大战。
在面对西夏的处理上,朝中诸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態度都十分强硬,那就是严防死守,寸土必爭。
东京距离渭州何止千里,等渭州的军报送到东京,官家和朝中诸位相公商议做出决断,再把决断送至渭州,便是启用八百里加急,可一来一回,也是將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
此时的渭州,已然在西夏大军的猛攻之下,坚持了整整二十三日。
自打杨先將梁乙埋悬尸示眾,將那些西夏將士的头颅斩下,筑成京观之后不到三日,梁武略就带领大军越过好水川,朝著渭州而去。
三万大军围攻制胜关已有二十余日,制胜关乃是渭州西北关隘,地势颇为险要,西夏三万大军围攻制胜关整整二十日,却始终未能將其拿下。
渭州方面的援军也源源不断的往制胜关而去,杨先更是轻率本部轻骑,几次三番深入好水川,衝击西夏粮道,缓解中安堡和德顺堡这两座在制胜关西北的堡寨的压力。
可隨著爱子的身死,还被曝尸荒野,悬掛示眾,梁武略彻底怒了,没有丝毫撤兵的意思,甚至亲率大军追击劫掠他们大军粮道的杨先等人。
可杨先早已將教员所传有游击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纵使自己武力超群,气力远胜常人,也绝不乱逞英雄,玩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將敌进我退,敌停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游击战诀运用到了每一次施展当中,凭藉著主场优势,成了西夏大军眼中的狗皮膏药,怎么甩都甩不掉。
也正是因为杨先游击战术的熟练运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制胜关方面的压力,使得制胜关在西夏大军的攻击之下,还能得以不存,刘洵也及时自渭州各地抽调大批兵马和粮草、军械赶往制胜关支援。
双方在制胜关僵持二十余日,彼此之间损失都极为惨重,尤其是作为攻城一方的西夏大军,光是在制胜关下丟下的尸体,就早已突破一万。
制胜关北五十里,草甸旁一处水洼边上,一眾身披黑甲的將士正在水洼旁休憩,马儿正在水洼边上饮水吃草。
杨先背靠在草甸之上,嘴里咬著根青草,看著头顶湛蓝的天空,感受著微凉的秋风,脸上不见半点担忧。
方勇和铁头几人凑到杨先身侧。
“提辖觉得西夏这次能攻破制胜关吗?”方勇率先好奇的问道。
“制胜关乃是渭州西北屏障,关中屯有重兵,若是能够攻破,梁武略那廝也不会被拦在关前这么长时间。”
“既然攻不下制胜关,那梁武略为何还不肯撤军?”铁头不解的问。
杨先道:“若是梁武略的真正目的不是制胜关呢?”
“不是制胜关?”
“哥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方勇和铁头等人纷纷疑惑的看向杨先。
“制胜关易守难攻,而且咱们早有准备,关內屯有重兵和大量粮草军械,就算再给梁武略一个月时间,他也未必能够拿得下。”
西夏最厉害的是他们的骑兵,可攻城拔寨,绝非骑兵所长,是以昔日范文正公才会以堡寨勾连,来应对西夏。
如今西夏大军直接放弃了攻打边境五寨,只派出骑兵分別守在中安、德顺、莲华等诸多堡寨之外,却並不攻打,只是切断了边境五寨和渭州之间的联繫,若是堡寨之內,周军敢贸然出寨子,面临的只会是西夏骑兵无休无止的追杀。
“我怕梁武略真正的目的不是制胜关,而是边境五寨!”
杨先沉声道:“制胜关是渭州的屏障,边境五寨,也是制胜关的屏障,若是能够拔掉边境五寨,並且將之占据,西夏就能囤积兵马粮草,打通粮道,到时咱们再想洗劫他们的粮道,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边境五寨若是被攻破,西夏的骑兵就能长驱直入,反过来切断渭州和制胜关之间的联繫,届时再一步步蚕食。”
“那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天了,他们还不动手?”铁头不解的问。
杨先笑著道:“你以为咱们这么多天是白跑的?”
“梁武略算盘珠子打的倒是挺响,想把咱们的大军拖在制胜关,再分兵攻取边境五寨,可他少算了一点。”
“他少算了咱们!”铁头哈哈笑了起来。
近一个月下来,杨先麾下的骑兵总数已然锐减到了六百,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梁武略分兵攻取大周边境五寨的计划搁浅。
“如今梁武略那老小子,怕是做梦都想著把咱们给弄死。”
“就凭那老小子,连咱们的尾巴都摸不著!”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著,话音间满是不屑。
“他不是一直想弄死咱们吗!这次咱们给他来个大的!”杨先眸光微沉,低声说著。
“哥哥有什么好主意?”
方勇和铁头、陈武几人急忙凑得更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