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法旨一下,金鰲岛这口被强行盖上的沸锅,彻底炸开了。

无数道遁光如同逆飞的流星雨,爭先恐后地划破天际,涌向岛外。仙光瑞彩,本应是祥和的景象,此刻却透著一股难以言喻的疯狂与急迫。似乎晚上一刻,那传说中的天庭编制、不朽神位就会被旁人抢光。

广场、山巔、云端,处处是告別与催促之声。

“李道友,速速动身!听闻西岐已反,正是用人之际,去晚了功劳便薄了!”“王师兄,你我联手,共投闻仲太师帐下,必能搏个前程!”“快走快走!休要迟疑,此乃亿万年未有之机缘!”

喧囂声、破空声、法力激盪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躁动的海洋。往日清修圣地的寧静祥和被冲刷得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末世狂欢般的混乱。

赵公明脸色铁青,虬髯怒张,看著这纷乱的景象,最终只是化作一声重重冷哼,袍袖一甩,化作一道金光逕自回了洞府,眼不见为净。云霄娘娘默立片刻,轻嘆一声,身影渐渐淡去,想必是去处理监察司后续的繁琐事务。

龟灵圣母带著息小壤驾云升起,避开那纷乱的人流,朝著自家道场缓缓而行。

息小壤俯视著下方蜂拥而出的人群,忍不住道:“师父,他们…此去当真能如愿吗?”他脑海中迴荡著云霄那番关於量劫残酷的言语,再看眼前这群大多是真仙、天仙修为的同门,只觉得他们不像去博前程,更像是扑火的飞蛾。

龟灵圣母目光平静无波,淡淡道:“缘起缘灭,皆是定数。路是他们自己选的,因果便需自己承担。老师已给了警示,仁至义尽。”

她侧头看了一眼息小壤:“你觉得他们如何?”

息小壤仔细想了想,认真回道:“弟子觉得…他们有些…急切了。像是生怕好处被別人得去,却忘了掂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拿得住。听闻那战场之上,金仙亦有可能陨落…”

龟灵圣母眼中露出一丝讚许:“你能看到此节,甚好。记住今日之景,日后时时警醒自身。洪荒杀劫,首重並非神通法力,而是…活下去。活得久,才有资格谈机缘,论大道。”

“活下去…”息小壤喃喃自语,將这三个字深深刻入心底。这与他潜意识中那份源於本能的“稳健”不谋而合。

回到洞府,龟灵圣母並未立刻让息小壤继续修炼,而是挥袖在虚空一划。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只见一道清光闪过,空气中水汽凝聚,化作一面平滑如镜、波光瀲灩的水镜。镜面先是模糊一片,隨即景象渐渐清晰,竟浮现出万里之外的人间景象——正是那成汤江山之都,朝歌!

“闭门造车,不如纵观天下。你既已初具神通,便需知晓外界正在发生何事。”龟灵圣母道,“此为『圆光水镜』之术,可观洪荒大事,然劫气瀰漫,天机混沌,所见亦未必是全貌,你需自行分辨。”

息小壤屏息凝神,看向水镜。

只见镜中显现出一座恢弘壮丽的巨城,城墙高厚,殿宇林立,车水马龙,烟火鼎盛,透著一股王朝盛世独有的磅礴气象。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息小壤敏锐地察觉到,有一层极淡极淡、却无孔不入的灰霾,如同轻纱般笼罩著整座朝歌城,甚至瀰漫在那些忙碌的百姓、巡城的兵士身上。

这灰霾无形无质,寻常修士根本难以察觉,但息小壤身负九天息壤本源,对气息感知极为敏锐,更隱隱觉得那灰霾让他有些本能的不適。

“师父,那是什么?”他指向镜中那无形的灰霾。

“劫气。”龟灵圣母语气凝重,“天地大劫,始於微小。这劫气如今虽淡,却能潜移默化,侵蚀心智,放大欲望,蒙蔽灵台。修为低下者毫无所觉,便会不知不觉墮入其中,身不由己。”

正说话间,水镜中景象变幻,聚焦至王宫深处。

一座庄严肃穆的大殿內,旌旗招展,礼乐齐鸣。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隆重。一位身著玄端冕服,身材高大,面容本应英武,此刻却隱隱透著一股焦躁与虚浮之气的男子,正在主持祭祀大典。正是当今人皇——帝辛(紂王)。

祭祀的对象,乃是人族圣母,摶土造人、链石补天的女媧娘娘。

典礼本应庄重虔诚,但帝辛眉宇间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他机械地进行著仪式,目光偶尔扫过女媧圣像那端庄慈悲的面容时,竟闪过一丝轻佻。

息小壤甚至能看到,一丝丝极细微的灰黑劫气,正如同跗骨之蛆,不断从虚空渗入,缠绕在帝辛周身,尤其盘踞於其灵台识海之处。

典礼临近尾声,按例需人皇献上祝祷诗文。早有准备的官员奉上锦绣篇章,词藻华丽,满是敬颂。

然而,帝辛接过那篇章,只是扫了一眼,便隨手掷於一旁!他脸上掠过一丝被冒犯般的慍怒和莫名的亢奋,朗声道:“此类陈词滥调,岂能表达孤对圣母功绩之敬仰?取笔来!孤要亲题新诗!”

左右侍从皆惊,首相商容连忙上前劝阻:“陛下!祭祀圣母,乃庄严大事,礼不可废啊!”

“嗯?”帝辛目光一横,周身那股被劫气催发出的暴戾之气隱隱透出,“孤的话,你没听见?”

商容被那目光一刺,顿时冷汗涔涔,不敢再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