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又问:“那依贤弟之见,辽东的战略支点在哪呢?”

孙明轩猛地抬起头,目光灼灼,鏗鏘有力道:“金州!”

金州?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金州!

孙明轩越说越自信:“此地乃辽东半岛之咽喉,旅顺口之门户!”

“若能在此地站稳脚跟,筑城坚防,则进可窥视辽阳、瀋阳,退可依仗海路与登莱呼应。”

“此地陆路相连,虽亦艰难,但比之海运补给孤岛,岂非事半功倍?”

话是如此,但如今辽东尽在建虏之手,建立金州据点,必须打一场无比困难的登陆战。

沈墨赞道:“贤弟高见,果然家学渊源,一番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隨即,他话锋悄然一转,问道:“不知贤弟现任何职?”

孙明轩脸上自信的神色微微一滯,他略一摆手,故作轻鬆道:“惭愧,不过是仰仗父亲,在王府领个清閒差事,平日不过看看书,陪王爷说说话罢了。”

他言语中透出对现状的一丝不满,却又无力改变。

沈墨心中瞭然,此子確有见识,但心气颇高,而又自认无处施展。

可以说,应该在基层好好锻炼一番。

“皮岛是军国大事,遥不可及,咱们说下眼睛看得见的地方。”

沈墨话题一转,“据此东去百里太行山中,有一伙麻匪,匪首叫张麻子。”

“据险而守,聚眾已至五六百人,劫掠商旅,危害地方。”

“依贤弟之高见,若欲剿灭此獠,需调动多少人马?又该如何著手?”

这个问题极其具体,务实。

孙明轩闻言,果然认真起来。

他眉头紧锁,像是在回忆读过的兵书战策。

“五六百人…据山险而守…此乃凭坚据守之势,强攻绝非上策,徒增伤亡。”

他引用了兵法的概念,但语气並不確定。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先断其粮道,扰其水源,使其自困…”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意识到这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如何有效封锁也是个难题。

“或者…可诱其出寨野战?但匪寇狡猾,未必上当…”

他陷入了自己的思考,喃喃自语,英俊的脸上露出了困惑。

孙明轩抬起头,看向沈墨,眼神里少了些刚才的傲气,多了些探询:

“若要稳妥起见…或许…需得调动一千,甚至两千人马?”

他给出了一个模稜两可的数字,完全不像之前谈论金州时那般斩钉截铁。

沈墨微微一笑,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的方案,而是说道:“贤弟思虑已颇为周祥。”

孙明轩略显失望,又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应该首先了解麻匪的情况!”

沈墨看了看他,孙明轩不能算是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至少还懂得思考困难。

有想法,但模糊。

懂理论,但不知如何具体执行。

自信,但面对实际问题时会犹豫。

沈墨看著孙明轩这番反应,心中评价反而高了几分。

这位贤弟,是一块需要慢慢雕琢的璞玉。

“对了,沈兄,王爷说了,此次去运送布匹茶药,让我跟你们一起去。”

孙明轩这时才想起正事,“正好我也想去边镇见识见识。”

沈墨笑道:“好啊,王爷想的非常周到。”

“去边镇不仅可以长见识,说不定还有惊喜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