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话锋一转,点出了更深层的忧虑。

“关键在於,我大明『生財养民』能力所生產的是什么?是稻麦、是丝绸布匹、是铁器、是瓷器,不是白银!我朝不產白银,它的多少、贵贱,完全掌握在外洋商船和海外矿藏手里!用我们不能自主控制的『外来白银』,来衡量、驱动我大明亿万百姓辛苦劳作所產生的『財富』,这个根基怎么能稳固?米价太低会伤害农民,农民受伤则国家的根本动摇!这不是我在责备白银,实在是担忧朝廷对此失去了驾驭的能力啊!”

他环视眾人,语重心长地说:“应当思考如何平衡,或者疏通铜钱的流通,或者调控银和钱的比价,或者广开財源,让我们农工商各行业的『生財』能力,少受外来白银潮起潮落的影响,这才是长久之计!

讲完宏观格局,陈子壮將话题拉回到了眼前,举了琼林商会的例子。

“经济之道,不能只靠空谈,必须亲身实践。”他语气平和下来,“比如我们琼林商会生產的『素雪布』,各位可能听说过。这布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价格各不相同。”

话音刚落,立刻有学子举手提出尖锐的质疑:“先生,布匹是用来蔽体御寒的东西。分等级定价格,岂不是人为製造贵贱分別,违背了圣贤『均平』的教导吗?这难道不是商人追逐利润的手段?”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后排的商会代表们更是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望著讲台。

陈子壮听了,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直指根本。但『均平』的意思,並不是『完全一样』。世间的人,贫富有所不同,需求也有缓急之分。富人追求精致,愿意付更高的价钱购买甲等素雪布,看重它质地细密、顏色均匀、触感如缎;普通小康之家,乙等、丙等素雪布,质量好价格也合適,足够四季穿著;贫寒之家,丁等素雪布虽然略显粗糙,但价格低廉耐用,也可以蔽体御寒,免受冻饿之苦。这正是『各自適合他们的需求,让物品充分发挥作用』!”

他目光扫过全场,进一步解释:“如果强行要求一律,只卖甲等布,价格必然昂贵,穷人买不起,无衣可穿;只卖丁等布,质量差价格低,富人不屑一顾,也不会购买。那样岂不是富人和穷人都得不到合適的?我们琼林『生財养民之力』所生產出来的布,也不能物尽其用!分等级定价,正是尊重人们需求的差异,使得琼林生產的布匹,能够惠及更多人,让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陈子壮更进一步点明:“布匹是『商品』,它的价格高低,不仅仅由它的生產成本决定,更在於它满足人们需求的功用,以及在交易流通中体现的价值。分等级,正是顺应不同的『需求』,让它的『用处』能够顺畅实现。这並非违背圣贤教导,恰恰是务实济民的道路!”

陈子壮观察著眾人的反应,缓缓说道:“琼林商会的利润,並非为了图谋个人私享,更不是聚敛財富藏於密室!织坊里,招募乡民,支付给他们的工钱,远高於市场价。布匹销售所得的利润,涓滴归公,全部持续投入到沙贝这一地:疏浚河道,兴修水利,让田地免受旱涝灾害;广泛设立蒙学,延请塾师,让贫寒子弟也能识字明理;设立义仓,抚恤赡养孤寡之人,让老人有所供养,幼儿有所依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