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洪盛,你密切关注一下那些擅长鸟銃的將士,特別是职衔比较高的人,观察他们平时除了军营还会去哪些地方,然后报告给我。”言罢,洪承畴起身,走到洪盛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大银元宝,“你忙里忙外,挺辛苦的。这点银子拿去和弟兄们吃点好的。”

见洪盛不敢接,洪承畴笑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你姓洪,我也姓洪,五百年前合是一家,接著。”

“多谢大人!”

“还有一件事需要你们亲兵营去做。”说著,洪承畴从袖中取出一张纸交给洪盛,然后小声对他吩咐了几句。

“明白!”

洪盛一走,洪承畴又开始反覆咀嚼起“鸟銃”“偏心”这两个词来。

的確,鸟銃射程比弓箭更远,精度也比弓箭更高。

可在大规模战斗,特別是进攻作战中,弓骑兵相较於鸟銃骑兵有一个决定性的优势:

射速。

鸟銃的射速本来就慢,更別说在马背上装填了。

即使对於步兵来说,鸟銃齐射后的火力真空期都足以让敌军骑兵直接衝到面前了——万历年间的蓟州兵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蓟州的浙兵兵变,叛军首领胡怀德派遣了五百鸟銃手出营对抗前来镇压的明军骑兵。后者先以少量骑兵佯攻,引诱浙兵放完鸟銃后再发动白刃衝锋,一举打垮了对方【2】。

面对只用近战武器时的骑兵时都是如此,和弓骑兵在近距离对射更是天方夜谭——除非有掩体和其他武器弥补装填期间的火力空白。在万历朝鲜战爭期间,加藤清正率领的日军步兵——自然装备了大量火绳枪——在海汀仓遭遇朝鲜骑射手的时候,就一度被对方的弓箭压制,不得不退到一个大穀仓中据守,在第二天靠伏击才打败了对手【3】。

至於鸟銃骑兵……当龙骑兵用倒还不错,但一支只会鸟銃不会弓箭的骑兵部队,也就只能当龙骑兵用了。

对面的满洲八旗,其步兵中有三分之一是鸟銃手,但骑兵却是全员弓箭,没有携带任何火枪【4】。难道这是因为满洲人因循守旧,只知道死守“骑射”的“祖宗之法”吗?

不!

清朝统治者们是坏人、恶人,但他们不是蠢人。对於他们来说,什么“祖宗之法”远远没有能打胜仗重要。八旗骑兵之所以用弓箭不用火枪,无非就是对於一名精锐骑兵来说,相较於这个时代的主流火枪,弓箭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也可以作为佐证:在清朝,负责充当皇帝的禁卫骑兵的八旗驍骑营中,汉军驍骑营装备的是鸟銃【5】,而满蒙八旗驍骑营以及级別更高的满蒙八旗护军使用的却是弓箭【6】。显而易见,如果火绳枪骑兵优於弓骑兵,高度提防汉人的清朝统治者怎么会安排这样的武器配置呢?

简单粗暴地认为火枪一定优於弓箭,这是大错特错的。

“也许,需要我亲自做思想工作,才能让將士们明白弓箭的重要性,才能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去练习骑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