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会再次开启。

本来按照规定,应该是每逢三,六,九开大朝会,但谁让文武群臣碰上了老朱这个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呢,隔三差五喊早朝几乎都让大家习惯了,哪怕是后来清朝的雍正,相比起老朱都有所不如,毕竟到了雍正时期,军机处已经帮忙分担了太多。

而咱们这位洪武大帝,从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开始,每天要处理的政务繁杂无比,朱標没死的时候还能帮著点,而这几个月,无疑是让老朱每天都忙得昏天暗地,焦头烂额,现在有了解决办法,他自然也是雷厉风行。

朝会开启,文武群臣朝著朱元璋行礼。

老朱看了一眼眾人,隨即將目光落在朱允熥的身上。

“允熥,到御阶上来,站咱旁边。”老朱开口,第一句赫然是对朱允熥所说。

而这一幕,淮西勛贵们自然一个个喜笑顏开,朱允炆以及文官集团的脸色却是突变。

要知道,御阶上那个位置,向来是属於储君的,原本朱標在的时候,就是朱標站在那里,现在老朱突然让朱允熥站那个位置,莫非是已经打算將大位传给朱允熥了不成?

文武群臣心思各异,朱允炆更是一脸仿佛吃了苍蝇一般的难受。

“皇爷爷,您忘了孙儿了么?您答应过要让孙儿当皇太孙的,您都忘了么?孙儿究竟哪里比不上三弟了?难道真的是因为嫡庶之分?”

朱允炆在心中狂吼,他想不通,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从小到大,无论哪个方面,他都甩朱允熥十条街,可如今,朱允熥的表现在他看来也就那样,为何皇爷爷就那么喜欢他,而將自己这个孙儿忘却了呢?

朱允熥刚刚走上御阶,王焕立刻就从一旁走了过来,將一个小册子递给朱允熥。

隨即,老朱的声音也隨之响起:“允熥,关於內阁的章程,就由你先与诸位爱卿细说吧。”

“是,皇爷爷。”朱允熥连忙接过小册子,开口说道。

看到这一幕,朱允炆心中顿时微微一松,还好还好,皇爷爷只是让三弟宣读,不过这个內阁又是什么东西?他又不禁懊恼起来,这种事情,皇爷爷不是应该先与他商议么?

一时之间,朱允炆整个人都患得患失起来,脸色看起来更是难看无比。

朱允熥清了清嗓门,然后打开小册子,將他昨晚连夜写好的內阁章程,给文武群臣都念了一遍。

“陛下,內阁大臣参与政务,这不是与原来的中书省没有太大区別?”有人站了出来,问道。

老朱微微一笑,说道:“咱知道你们有许多疑问,不过这內阁制度,乃是允熥率先提出来的,你们有什么疑问,儘管问他就是。”

若是別人,或者外人,这种事情肯定会揽在老朱的身上,让文武群臣们看到皇帝的英明神武,但朱允熥是他老朱的嫡孙,同时他也有意册立朱允熥为皇太孙,就算將朱允熥推到台前,不仅不会有任何问题,还会在无形中增加朱允熥在群臣当中的威势。

朱允熥微笑著开口说道:“中书省为三省六部制,且拥有一定程度的中央决策权,虽各司其职,分工明確,又能相互制衡,避免专权,但却有三省六部,人员繁多,极易因权柄过重,造成党爭,不利於朝局稳定。”

“但內阁制度则不然,內阁大臣虽也享有无上荣光,但內阁设定的人数,不过三至五人,且只有议政权与票擬权,而没有中央决策权,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党爭或者权臣的出现,同时还能集思广益,为我大明军国大事,提供更多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