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內阁制度,成为钦差
“皇爷爷您误会了。”朱允熥无视了老朱那沉著的黑脸,说道:“听孙儿给您说完。”
“宰相一职,权柄太重,集议政权,行政权以及决策权於一身,但孙儿所说的內阁,虽挑选內阁大臣为皇上分忧,却只有议政权与票擬权,行政权还是分於六部,而决策权,则是在皇帝的手上。”
“就比如说,內阁建立以后,凡遇军国大事,內阁大臣可以参与议政,隨后將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相互交流,再进行票擬,同时內阁又设首辅,次辅,票擬出的结果首先由次辅,首辅过目,隨后递交给皇帝,无论他们討论的结果如何,没有皇帝的批红用印,均不能生效,同时,若是皇帝对他们票擬的结果不满意,还可以直接一票否决,打回內阁让內阁大臣们重新票擬。”
“除此之外,內阁大臣也不能始终固定哪几个人,最好是每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如此一来,既能够帮助皇帝处理许多繁杂的政务,碰上军国大事还可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来决策,既加强了办理政务的效率,也能够让皇权更为集中。”
“別人不说,就说皇爷爷您吧,许多时候官员们呈上来的奏摺其实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却要您费大量的时间去看,去处理,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孙儿不想看您这么累,只要內阁建立,您空閒的时间就会多出许多了。”
听完朱允熥的话,老朱直接愣在了原地,等了好一会儿,才激动又兴奋的一拍大腿,懊恼地喊道:“是啊,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成立內阁,咱就能轻鬆多了。”
“允熥你是不知道啊,有时候那些个大臣们上的都是些什么狗屁问安奏摺,偏偏咱还得耐著性子看,每日从早忙到晚,喝口水伸伸懒腰都得看著时辰,当初咱还有不少的时间,偶尔还能出宫走一走,看一看百姓们生活的现状,可这都多久了,咱连宫门都没出过,每天就是被这些政务积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老朱越说越兴奋,隨即更是开始计划了起来,说道:“內阁三到五人就行,允熥你看咱先让六部尚书轮换一次怎么样?”
朱允熥笑道:“皇爷爷,进入內阁的大臣职务高低,权柄大小,不都取决於您对他们的信任度吗?孙儿以为也不一定非要找六部尚书,他们本就都在行政衙门,手中权柄不小,反倒是翰林院,国子监等等没什么权柄的衙门中出来的人,更会对皇爷爷您感激,自然也会更加卖力,您说呢?”
“好,还是咱孙儿想得周到,你回去就给咱列个章程出来,下次朝会的时候,咱要看明白具体章程,选好內阁大臣的人员,立即建立。”老朱说完,再也忍不住畅快大笑起来,自从朱標薨逝,他已经很久都没有露过真正的笑容了。
不过隨即,老朱又仿佛想到了什么,他说道:“对了,允熥,你这个摊丁入亩的仁政是好,不过下面的那些官员,到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万一动用谣言,误导百姓,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这个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放心吧,皇爷爷,我早就想好了。”朱允熥笑道:“我会提前安排人先进行宣传,要让老百姓们都知道,摊丁入亩对他们的好处,隨后再开始推行,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不过皇爷爷,我手头没钱,没人,连个像样的官职都没有,空有一个皇孙的身份,恐怕不够,您是不是该给我一个钦差的名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