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册立太孙之事被搁置,朱允炆没有跑来跟他诉苦,反而还端著参汤,担心自己过於操劳,这孩子不骄不躁,很好。

“皇爷爷,父王在世的时候,就常说您太辛苦了,您可一定要保重龙体,孙儿已经没有了父王,不能再没有皇爷爷了。”朱允炆神情真挚。

“好孩子。”朱元璋声音温和,说道:“咱大明立国至今才多久?蒙元残暴,只顾贪图自己享乐,根本不管百姓们死活。”

“如今在咱的治理下,刚刚有了起色,这个时候,万万不可懈怠,也不能懈怠。”

“允炆,你给咱记住,百姓,民心,才是真正的根基,只有让百姓们过好了,人人有饭吃,安居乐业,咱大明方能一直延续下去。”

“是,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朱允炆恭敬说道,心中却是有些不以为然,主要他很少出宫,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宫里做学问,哪里看得到什么百姓悲苦,无非就是道听途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切身体会,在他看来,只要制定的政令有利於百姓,下面的官员自然就会好好执行,说白了,就是一个书呆子。

朱允炆养成这样的性子,其实跟吕氏有著脱不开的干係,因为朱允炆从小,就一直在按照她的剧本在走,根本就没有独自处理过什么事情,就像今日朝会结束,没有被册立为太孙,朱允炆立刻就失去了主见,只能跑回东宫跟吕氏诉说。

做学问讲究不耻下问,但做人可不能如此,导致后来朱允炆继位成为建文帝,也是一样,没有太大的主见,凡事都以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的意见为主,这样的性格,哪来的人君之相,完全就跟个书呆子没区別,面对燕王的奉天靖难,岂能不败?

就在朱元璋还准备多说几句之时,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快步走了进来。

老朱看了一眼蒋瓛,对朱允炆说道:“好了,允炆,你先回去,皇爷爷还有事。”

“是,孙儿告退。”朱允炆也看了看蒋瓛,儘管心中很想知道是什么事,但皇爷爷已经下令,他也只能先回去。

等到朱允炆彻底走远,王焕极为懂事的將乾清宫的门关上。

“蒋瓛,你这个时候来见咱,所为何事?”朱元璋淡淡说道。

“启稟皇爷,是关於三皇孙殿下的事情。”说著,蒋瓛立刻將朱允熥在太医院与淮西集团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地给朱元璋讲了一遍。

“呵,这臭小子居然敢如此对蓝小二?”朱元璋来了兴趣,说道:“偏偏蓝小二最后还认了罚,嗯,他倒是不傻,知道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式力挺允熥。”

“就是不知道允熥在这个事情上面,究竟有著几层用意,还是说他自己也是歪打正著?”

对於朱允熥的改变,朱元璋知晓,但具体是什么模样,什么程度,他也没个概念,但就刚刚针对蓝玉这件事来看,这小子似乎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以前那副胆小怯懦,毫无担当的模样,真是装出来的?

“皇爷,您是要见三皇孙殿下?”蒋瓛以为老朱要叫朱允熥过来当面问询。

“不,咱不见他,你给咱好好看著这小子,每天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都给咱好好记下来告诉咱,明白吗?”朱元璋沉吟了少许,还是决定静观其变,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个皇三孙,大明朝除了自己以外,最尊贵,最具有继承权的嫡孙,究竟如何。

见了面,过早地让他知晓自己对他有了兴趣,反而不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