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

刘三吾已经来了,想当初,不立儿子,改立皇孙的主意,正是出自这位老臣之口,而且刘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號坦坦翁,在洪武朝时期,更是不曾站队任何利益集团。

但也正因此,这老傢伙经常得罪人,要不是当初朱標,朱元璋多有庇护,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刘卿,今日三皇孙在奉天殿之举,你以为如何?”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刘三吾闻言,立刻说道:“老臣以为,三皇孙殿下此举繆也,若不愿陛下册立允炆殿下,早该出现在陛下面前,而不是到了册立之日,跑到奉天殿以死相逼,令陛下为难,传出去更是会被人笑话。”

“何况此时才出来与允炆殿下相爭,是不是有些太晚了?”

老朱点了点头,说道:“所以你还是推举允炆?”

“不错,允炆殿下宽厚,仁德,好学,更难能可贵的,是至诚至孝,陛下可曾记得,允炆殿下当初就说过,要去皇觉寺为先太子守孝三年,允炆殿下在朝中呼声本就不低,如此脾性,稍加培养,定能成大器。”刘三吾说道。

在这个封建时代,宽仁,好学,至诚至孝,那都是极好的名声,也是许多人最为看重的,反倒是能力,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重要,认为能力不足可以后天学习,但是一个人的品行,却是早就註定的。

包括老朱,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他当初可是从乞丐,和尚,一步步靠著自学,成就了如今的洪武大帝,所以他对於品行极为注重,这也是朱允炆能够迷惑朱元璋,继而接掌神器,成为大明开国后的第二位皇帝的关键。

“好了,咱累了,你回去吧。”朱元璋得到了答案,便挥手让刘三吾离去。

“老臣告退。”

等到刘三吾走出去后,朱元璋一双虎目顿时变得落寞起来,他又成为孤家寡人一个,每每这个时候,他就无比的想念他的妹子,他的標儿。

这时,门外传来响动。

“见过二皇孙殿下。”

“皇爷正在里面批阅奏摺,殿下……”

“王焕,我就是来给皇爷爷送参汤的,顺便看看他老人家。”

“王焕,让允炆进来吧。”朱元璋脸上的落寞瞬间无影无踪,淡淡开口。

很快,门被打开,朱允炆走了进来。

“孙儿见过皇爷爷!”朱允炆率先行礼,隨即说道:“皇爷爷,国事操劳,您也莫要太过劳累,孙儿为您准备了一碗参汤,你快趁热喝了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说道:“你有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