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他们走进皇极殿,看到殿中央摆著的东西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殿中央,没有香炉,没有宝鼎,只摆著一张长案。

案上,放著一排十几个粗陋的陶碗。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身著龙袍的朱由检出现在御座上时,山呼万岁的声音都显得有些参差不齐。

“眾卿平身。”朱由检的声音异常平静。

他没有理会那些跃跃欲试,准备出班上奏的言官,而是直接走下御座,来到了那张长案前。

他指著案上的陶碗,对满朝文武说道:“诸位卿家,可知这些碗里,盛的是什么?”

百官们伸长了脖子,只见碗里装的,都是些灰白色、黄褐色的泥土、草根、树皮混合物,看著就让人反胃。

“朕来告诉你们!”朱由检拿起一个碗,声音陡然提高,“这是观音土!饿到极致的人才吃这个,吃下去能暂时果腹,但排不出来,活活把人胀死!”

他又拿起另一碗:“这,是树皮和草根!是朕的子民,在陕西的子民,现在每天吃的东西!”

“当诸位卿家在温暖的府中,吃著山珍海味,討论著圣贤义理,为了一个阁员的位置爭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朕的子民,正在吃这些!”

朱由检猛地將手中的陶碗狠狠地摔在金砖地上!

“啪!”

清脆的碎裂声,响彻整个皇极殿,也震碎了所有人的心臟。

那些原本准备上疏的东林官员,瞬间脸色煞白,伸出去的脚又缩了回来。

“昨日,朕颁布新政,要改革內阁,要让有经验的官员参与决策。有人不服,说朕违背祖制,说朕不敬斯文!”

朱由检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扫过钱谦益等人的脸。

“好!今天朕就跟你们谈谈祖制!太祖高皇帝立国,开篇明义,便是要『驱逐胡虏,恢復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救济斯民』!这四个字,才是最大的祖制!”

“现在,朕的子民活不下去了!朕要救他们!朕需要能吏,需要干臣,需要能帮朕把粮食送到灾民嘴里,而不是只会空谈阔论的废物!”

“谁能帮朕解决陕西的饥荒,谁就是朕的股肱之臣!谁敢在这个时候,还跟朕扯什么党派之私,爭什么虚名浮利,谁就是大明的罪人!是天下的公敌!”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迴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百官的心头。

钱谦益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想出班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在“救济斯民”这顶巨大的政治正確帽子面前,任何关於“祖制”、“斯文”的辩解,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无耻。

皇帝根本不跟他们辩论制度的优劣,而是引用了太祖的《諭中原檄》中的句子,一步到胃,直接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