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声音再次响起,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

“內阁、户部、兵部,三日之內,给朕拿出一个賑灾的具体方案!谁敢推諉,朕就摘了他的乌纱帽,让他也去陕西尝尝观音土的味道!”

“至於那些准备上疏跟朕谈祖制的爱卿,”朱由检的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微笑,“朕准了。你们的奏疏,朕会看。但朕更希望,你们的奏疏里,能多一些如何賑灾的良策,而不是空洞的口號!”

说完,他看也不看下面呆若木鸡的群臣,猛地一甩袖子。

“退朝!”

说完,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皇极殿。

在这次交锋中,他再次迴避了东林党人的攻击,而是用最粗暴的方式,暂时压制住了所有的反对声音。

但是前方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那棵歪脖子树的阴影,依旧悬在他的头顶,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倒计时。

他必须跑得更快一些,再快一些!

朱由检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態堵住了所有东林党人的嘴。

这一手蛮不讲理的掀桌子打法,让大明中央整个官僚体系都陷入了一种短暂的失语和茫然。

他们发现,这位新君主不按牌理出牌,他直接和你聊底层逻辑——人要饿死了,你们这帮精英还在爭论吃西餐用刀还是用叉,有意义吗?

在朱由检强势定下的调子下,整个朝廷机器被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户部尚书郭允厚,这位在魏忠贤时代靠著和稀泥保住位置的老臣此刻是焦头烂额。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哪个皇帝是这么布置工作的,直接下达“三日军令状”,完不成就要去陕西体验生活,这谁受得了?

而就在整个外廷都为了陕西賑灾方案而鸡飞狗跳之时,乾清宫的西暖阁內,朱由检正在召见一个人。。

他用一场漂亮的舆论反击战,为自己的新政爭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这仅仅是开始,他比谁都清楚,光靠喊口號和道德绑架是救不了大明的。

真正的考验在陕西,在那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土地上。

他需要一个能把他的意志贯彻下去,把粮食发到灾民手中的人。

这个人,终於来了。

朱由检正在批阅奏疏,王体乾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道:“陛下,吏部侍郎孙传庭,已在殿外候旨。”

“传。”朱由检放下硃笔,精神为之一振。

101看书 101 看书网解书荒,101????????????.??????超全 全手打无错站

他等的,就是这个人!

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现年三十四岁。

这是一个在中国歷史上都足以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

在原本的时空中,他就是崇禎朝最后的救火队长,那个喊出“吾头可断,兵不可撤”的悲情英雄。

而现在,三十四岁的孙传庭,正处在他一生中最黄金的状態。

他不像那些在翰林院里消磨了半辈子、只会引经据典的老学究,他有著丰富的地方任职经歷,做事干练,性格坚毅,浑身都透著一股务实刚健之气。

片刻之后,一个身形挺拔、面容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官员迈步而入。

他没有丝毫的諂媚之色,只是依足了礼数,躬身下拜。

“臣,孙传庭,叩见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