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廷,是朕的家奴,是朕的眼睛和耳朵。他们负责监督外廷百官,是否忠於职守,是否贪赃枉法,是否阳奉阴违。他们可以上密折,可以直接向朕匯报,但他们不能,也绝不允许再干涉任何一项具体政务的决策与执行!”

“朕要的是內外廷的分离!內廷是监察,外廷是行政。监察不能去干涉行政的具体业务,明白吗?”

接著,他的目光如利剑般刺向四位阁老。

“其次,是外廷。也就是你们,內阁与六部。”

“朕既然剥夺了內廷的决策权,那这部分权力,就要由外廷来承接。但不是让你们回到张居正时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朱由检站起身,走到舆图前。

“朕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奏章处理流程。从今天起,所有奏章不再是乱糟糟地一窝蜂涌到御前!”

“第一步,六部遴选。所有地方奏章一式两份,一份仍然交由通政司,按其內容分发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和司礼监成立专门的奏章审核房,由本部堂官负责,对本科奏章进行第一轮筛选、分类、提要。无关紧要的就地存档;事关重大的,附上初步处理意见,送入內阁!”

“第二步,內阁审核票擬。六部送上来的都是经过筛选的奏摺。你们內阁要做的就是基於这些信息进行匯总研判,然后拿出具体的可执行方案,也就是『票擬』。朕要看到的不是空话套话,而是一、二、三,几套方案,各有什么利弊,需要多少人,多少钱,写得清清楚楚!”

“第三步,內廷监督。司礼监需要做的,是重新走一遍六部的流程,將结果送给朕,两厢对比,確保没有被六部无端黜落的奏章,他们只有审核权,而没有决策权。”

“最后一步,皇帝批红。这包含了原始奏章、內外廷六部提要、內阁票擬、司礼监监督意见的一整套文件,才会摆在朕的案头。朕,做最后的决策,硃笔一批,方为圣旨!”

一套清晰、高效、环环相扣的全新制度,从朱由检口中流出。

四位阁老已经完全听傻了。

他们都是官场老油条,瞬间就明白了这套制度的可怕之处。

六部有了初审权,权力得到加强,但也被置於內阁的下游。

內阁有统筹票擬的大权,仍然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司礼监死死盯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隨意糊弄、夹带私货。

司礼监失去了决策权,看似被削弱,却获得了对整个外廷官僚体系的程序监督权,成了一柄悬在所有文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而因为司礼监只有审核权,同样权力下放,所以不可能出现內外廷互相勾结阻滯言路的事情发生。

而皇帝本人,则超然於整个流程之上,手握最终裁决权,信息畅通,大权独揽!

这套制度,彻底打破了內外廷勾结的土壤,將皇帝从繁杂的文书中解放出来,又將决策权牢牢地锁在了自己手中。

另外,朱由检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这个並不能对他们直言。

他准备在司礼监,建立一整套影子內阁!

“这……这是何等的天才构想……”所有人此刻心中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都看到了这套制度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如果真能推行,大明官场的沉疴积弊,或能一扫而空!

接著就是满心冰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