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手段。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现了林父的善良与朴素的正义感,又把自己夸了进去。现在,就算自己想否认,也得掂量掂量了。否认了,岂不是显得自己当年所作所为,並非“心怀苍生”?

而纪纲的表情,已经愈发难看了。

他现在是骑虎难下。

如果档案为真,那林家不仅不是“建文奸党”,反而是支持“靖难”的有功之臣。他纪纲今天在午门外要斩的人,就成了“残害忠良之后”。这罪名要是坐实了,他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就算不丟官,也得惹一身骚。

档案继续记载。

【自救助“普渡”僧人一事后,虽无实证,但风声还是传了出去。当地的县令,乃是建文帝亲信黄子澄的门生,对“燕逆”一党极为痛恨。听闻此事后,便开始处处刁难林家,赋税加倍,徭役繁重。】

【更兼当地有一盐梟大户,与县令勾结,狼狈为奸,早就覬覦林家產业……】

档案中的故事,將林家后来的悲剧,归结於他们对“靖难”事业的“早期投资”。

这一下,性质彻底变了。

就在刑场气氛凝重到极点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都给本王让开!让开!”

一个囂张跋扈的声音响起,人群被粗暴地推开,一队盔甲精良的亲卫骑著高头大马冲了进来,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容与当今圣上有几分相似,只是更显悍勇之气。

正是当今圣上的次子,素有战功、野心勃勃的汉王朱高煦!

“本王听说午门有好戏看,怎么都停了?哑巴了?”朱高煦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到场中,他看都没看纪纲一眼,目光直接落在了姚广孝身上。

他的出现,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朱高煦饶有兴致地扫了一眼那份县誌,又看了看姚广孝,咧嘴一笑,直接把问题捅破了天。

“大师,可以啊。这档案里说的那个神机妙算、受人恩惠的『普渡』和尚,可是你?”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汉王朱高煦,以勇武著称,性格直来直去,他可不管什么朝堂机锋,直接把最尖锐的问题拋了出来。

这下,看你姚广孝还怎么装糊涂!

姚广孝抬起眼皮,看了朱高煦一眼,眼神中古井无波,仿佛在看一个不懂事的晚辈。然后,他的目光又落回到那份县誌上,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差点跌倒的话。

“唉,往事如烟,贫僧……也记不清了。”

记不清了?!

这算什么回答?!

纪纲快要疯了,记不清了,就是有可能发生过?

朱高煦则哈哈大笑起来,拍著姚广孝的肩膀:“大师就是大师,活得久了,记性都不好了!有意思,真有意思!念,给本王继续念!本王倒要看看,这林家,到底是怎么个『忠良』法!”

汉王的介入,姚广孝的曖昧態度,纪纲的骑虎难下……

林渊跪在地上,低垂的头颅下,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知道,自己这条命,暂时是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