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哈德p178装甲指挥车內,加勒准將的脸色同样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装甲部队对阵普鲁森人的敲门砖,这本该是一场彰显b1重型坦克压倒性优势的表演。
可当下通讯频道里却乱得像炸了窝的鸡圈,简直是把他这个近卫装甲师师长的脸按在了地上摩擦。
此情此景,加勒准將下意识瞥了一眼身旁的亲王殿下,隨后羞愧地自我检討道:
“殿下,部队打成这样,混乱不堪,我这个指挥官难辞其咎。”
“下次遇到敌军,还请允许我戴罪立功。到时候我將亲率指挥型坦克奔赴前线,重整通讯,督帅各部。”
此话一出,陈庸渐渐从焦躁中冷静了下来。平心而论,近卫装甲第一师在战场上表现不佳,黑锅真不能全扣在老戴头上。
夏尔b1,那可是当前时代最昂贵的坦克,没有之一。
这玩意一辆的造价就高达150万法郎,足足可以造15辆三號或四號。
除了贵以外,它的生產工艺极其复杂,工时漫长,需要大量的精密加工。
哪怕是早已走出经济泥潭的波拿巴帝国,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內快速生產並列装部队。
就拿陈庸手头上的装甲近卫师来说,这两支部队的筹备计划早在四年前便已提出,但真正的组建工作直到去年冬天、甚至是今年春才全面铺开。
满打满算不到四个月的训练时间,老近卫们能把基本功练熟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何谈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想到这里,陈庸拍了拍老戴的肩膀,示意对方不要过於自责。
“当年內战时期,我曾率领亲卫队与b1坦克有过正面交锋。那时我就发现,这款坦克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
“在设计上,主炮塔的47炮反装甲,车身上的75榴用来摧毁工事和软目標,这种多炮塔的思路以几年前的眼光来看並没有什么错。”
“可一到实战,让区区四人车组协调两门指向不一的主炮,简直跟左右互搏没什么区別,难免会顾此失彼。”
“这种系统固有的复杂性,与b类师因仓促成军而暴露出的协同问题同出一辙,我们不能因此责怪战士们的作战效率。”
安慰完加勒准將,陈庸再次攀上装甲指挥车顶部,举起望远镜望向远方战场。
镜头中,冲在最前方的两辆b1已然渐入佳境。
车组之间的配合肉眼可见地越发流畅,主炮塔的47毫米反坦克炮与车体75毫米榴弹炮的射击节奏明显加快,火力持续性有了不小的提升。
见状,陈庸微微点头,暗嘆熟练度確实能在战火中淬链出来。
不过他也清楚,单辆坦克的作战能力终究有限,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於各单位之间的协同。
在与几位普鲁森名將的对决中,坦克与坦克、坦克与指挥部之间能否成为一个整体,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