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这重要吗?重点是,李肃得死!【求收藏追读】
时至今日,他每每想起都后怕不已。
那几日,他每日都怕一觉醒来,董卓派来的灭族大军已到门外。
甚至一度生出放弃,去董卓面前揭发王允的念头。
那时,他、王允、士孙瑞、马日磾、杨赞,黄琬几人,皆自相疑。
因为刺董一事,就他们几人知道。
当然,还有小皇帝刘协。
好在董卓到死都未能勘破那道人,和那復起的童谣中隱晦的提醒之意。
否则,他以及王允,士孙瑞等人,全都要被董卓夷灭三族。
此事,他早就怀疑是李肃所为。
刺董一事,自始至终便极为隱秘。
就那么几人知,十指都数得过来。
小皇帝知道刺董一事最晚。
因而绝不会是他,也不能是他。
也绝不可能是杨赞和士孙瑞几人,没人会拿自己的三族来开玩笑。
何况王允和士孙瑞几人,本身就是刺董一事的发起策划者。
因而就只剩下李肃了。
因为李肃本就是个首鼠两端之人。
此人虽在董卓麾下任骑都尉一职,却不得董卓重用。
董卓麾下,能征善战之將校,实在是太多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伴你读,101????????????.?????超顺畅 】
他连自己人都提拔不过来,何况是李肃这种文不成武不就的平庸之辈。
因而,李肃在董卓麾下,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閒人,地位比张辽高顺这两个被边缘化的外將还不如。
为此,李肃私下曾不止一次对人言,董卓识人不明,早已是心生怨懟。
王允亦是因此而將其策反。
为的便是给他准备一个副手,以备不时之需,確保刺董一事万无一失。
却不曾想引狼入室,险些害了他们所有人。
至於李肃为何要这般做,其心思他也能猜出个一二来。
这种事,他熟!
无非是李肃捨不得刺董一事成功后的巨大利益,又怕事败身死,从而起了骑墙投机的心思。
他用这种极为隱晦的方式来泄密,並不是为了救董卓。
而是为了给自己铺就一条无论刺董成功与否,最终都能受益的退路。
如此,若是刺董事败,那他在董卓那便有了转圜的余地。
若事成,那当然再好不过,可藉此封官拜爵,名利双收。
如今,吕琮再提此事,吕布越想便越觉得是李肃做的。
这种两头下注的事,他熟。
“这还需要猜?”吕琮斜眼瞥了吕布一眼,摊手耸肩,“排除掉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也一定是真相。”
“何况李肃这事做的,藏头露尾,破绽太多。”吕琮撇嘴。
吕琮话虽这么说,其实心中是有些佩服李肃的。
此人很不简单。
这事做得看著有些糙,实则,这是李肃精心设计的一场政治投机。
他反过来利用了王允另一层不可告人的心思。
以王允的为人,事前不可能不知道李肃和他这狗爹是同一类人。
可王允还是冒险策反了李肃。
王允这是在打造一个以他家这狗爹为核心,成则共富贵,败则共赴黄泉的利益共同体,从而降低了个人因恐惧而反水的可能性。
这其中,王允还利用了有著极强信任纽带属性的“乡党”之情,来捆绑吕布和李肃。
吕琮猜王允还可能存了让李肃分润他这坑爹刺董的泼天之功。
这是一种防止一人独揽全功的制衡权术。
李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这坑爹的一种制约和监督和。
反过来亦是如此。
同时,王允也是为他这坑爹找了一个分担压力的副手,分担了那巨大的压力。
嘖嘖,为了成事,王允真可谓是面面俱到,算计到了骨子里。
而李肃也正是看穿了王允的心思,顺势而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事情根本没有真凭实据。
吕琮相信李肃会將所有尾巴都处理得乾乾净净,是绝不会让王允找到任何一点实质性证据来证明泄密与他有关。
因而,王允即使有再大的怀疑,也只能是怀疑。
王允不可能仅凭猜测,就诛杀一位在刺董行动中立下大功的同乡功臣。
这会让其他盟友寒心,也会显得王允赏罚不明。
至於他这坑爹,李肃看得也很准。
他这坑爹虽勇猛,但政治头脑相对简单,且极度看重利益和名声。
李肃是看准了刺董若成,他这狗爹將会获得最大的功劳和荣誉,会沉浸於成功的喜悦和权力的膨胀中,未必有耐心和心思去深究一个无法证实的小插曲。
如今,李肃投入了王允麾下。
这事他要是不提,他这坑爹几乎都忘了。
事实证明,李肃完全吃透了王允和吕布的心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