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起点
蔡卫国迅速在脑中进行估算,c20混凝土的標准水灰比通常在0.4-0.5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公斤水泥,按理说只需要加30到50升水。
而现场,每两包水泥,100公斤,却加了足足一满桶水,他心算下来,这水灰比竟高达0.6到0.7!
这水灰比,不对劲!严重不对劲!
蔡卫国感到心惊。
他记得前世,也就是他穿越前的2018年,曾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混凝土质量事故。
那是一个大型体育场项目,因为前期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导致部分樑柱出现蜂窝麻面,后期强度检测严重不达標。
虽然最终通过了复杂的加固补救,但耗费了巨大的財力物力,还导致工期严重延误,几个相关负责人也因此被严肃处理。
眼前的场景,简直就是那场事故的翻版。他绝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
“还愣著干嘛,耳朵塞驴毛了?”
陈栋樑又在后面催促,他看到蔡卫国停在拌合站边上,以为他又要偷懒。
“陈班头!这批混凝土的拌合有问题!”
蔡卫国扭过头,提醒著身后不远处的陈栋樑。
此时陈栋樑正板著脸,训斥著一个偷懒的工人,听到蔡卫国的喊声,有些不耐烦地转过头。
“你小子瞎嚷嚷什么!不好好干活,到处惹事儿!”
“拌合站的混凝土水灰比严重过高,强度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再不停工检查,浇筑下去的结构將存在严重质量隱患!
”蔡卫国这番话,引得周围好几个工人侧目围观,隨即哄堂大笑。
一个年轻工人笑得直不起腰:
“哎哟喂,小蔡你还懂这个?你拌过几回水泥啊!”
整个工地谁不知道,蔡卫国就是个二把刀。
他连自己手头上那点活儿都没弄明白,还敢对李师傅操作的宝贝疙瘩指手画脚?
论资歷和技术,李师傅是工地里数一数二的好手。
这拌合站自打进工地以来,就一直归他管。
李师傅拌混凝土,比照顾自己亲儿子还上心,能出什么问题。
陈栋樑听到这话后就不乐意了,会操作混凝土拌合的技术工人不多,老李显然是重点保护对象。
“蔡卫国!我看你是想写检討了是吧!”
“你懂什么叫水灰比么,老李拌混凝土的时候,你还穿开襠裤呢!別在这瞎捣乱,耽误工程!”
操作台边的老李也凑了过来,看著蔡卫国皱眉道。
“小蔡,这话可不能乱说,这混凝土確实好著呢。”
“就是今天这批料含水量有些高而已,多放点水好拌合,正常现象。拌出来看著也挺匀和的。”
蔡卫国当即否定,再次指出问题所在。
他看了看手中的混凝土方案,是c20混凝土。
他指著方案,大声说:
“不是正常现象,而是水灰比过高,混凝土强度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这批c20混凝土,每100公斤水泥,按理说只需要加30到35升水,你们现在每两包水泥就放了六七十升水,水灰比严重过高!”
“將来结构会出问题!再不停工检查,浇筑下去的结构將存在质量影响,到时候整个少年宫项目都可能被判废!”
项目被判废这几个字一出来,连陈栋樑的脸色都变了。
这可不是小事!林城少年宫项目,是市里头一个拿得出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
要是出了问题,林城市多少孩子以后的活动场所就没了著落,这可是关係到民生的大事!
要是真的在他班上出了这种重大质量事故,他这个班长也別想再干下去了,老李也得跟著吃不了兜著走。
但陈栋樑转念一想,这话是从蔡卫国这小子嘴里说出来的,他觉得荒谬至极。
“你小子从哪听来的这词儿?行了,李师傅说没问题就没问题,別在这丟人现眼的。”
蔡卫国知道,如今他说什么也无济於事。
一个不学无术的技术员,去质疑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这本身就是笑话。
但蔡卫国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看著林城少年宫项目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在前世,这种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都是要载入史册的耻辱!
就在蔡卫国想著如何说服他们停下拌合时。
那批拌合好的混凝土,已经被工人用独轮车“吱呀吱呀”地推走,车轮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印子,送往浇筑区。
“轰隆隆!”搅拌机发出沉闷的巨响,新一批混凝土正在混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