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杂也是技术活
年轻妈妈赶紧抓住机会,小心地把药滴进宝宝嘴里。
餵完药,陈璟又指导她用温水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脖颈和腋窝辅助降温。
忙活完这一通,宝宝似乎舒服了一些,哭声渐小。
年轻妈妈连声道谢:“太谢谢您了医生,您贵姓啊?”
“我姓陈,实习生而已。您再观察一下,半小时后记得再测体温。”陈璟笑了笑,没多停留,继续往回走。
回到急诊大厅,就看到赵晓阳正被一个家属拉著问东问西,有点招架不住。
“医生,我爸这个检查结果到底什么意思啊?严不严重啊?什么时候能住院啊?”
赵晓阳看著化验单上那些上下波动的箭头,额头冒汗:“这个……这个白细胞是高了点,可能……还是有炎症,住院得等床位……”
陈璟走过去,接过化验单快速扫了一眼,然后对家属说:“阿姨您好,我是实习生陈璟。您看,老爷子这个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確实比较高,结合他腹痛的症状,说明体內感染还没完全控制住。
主治医生已经开了更强的抗生素,正在静脉输液。
住院床位护士站已经在协调了,一旦有空床会立刻通知您。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老爷子好好休息,配合治疗,观察体温和腹痛有没有好转。”
他语气平稳,解释得清晰易懂,既说明了情况,也给出了现阶段的关键,家属的情绪明显稳定了不少:“哦哦,好的好的,谢谢小陈医生啊。”
应付完家属,赵晓阳长出一口气,抹了把汗:“我的天,这些家属问的问题有时候比考题还难答。”
陈璟把化验单还给他:“多看看病歷,多听老师怎么跟家属沟通,慢慢就会了。”
临近下班时间,李静医生把两人叫到跟前,手里拿著陈璟上午写的那份手术记录。
“记录写完了?刘主任刚电话过来了,说看了,写得非常规范,重点突出,像个老手写的。”
李静看著陈璟,眼神里带著讚许,“没想到你笔头功夫也这么扎实。”
陈璟只是谦虚地笑了笑:“是刘主任手术做得清晰,我只是按照看到的记录下来。”
李静点点头,没再多夸,转而说:“明天你俩休息是吧?后天开始,跟救护车出车一天,体验一下院前急救。提前有个心理准备,那可比待在急诊科里更考验人。”
跟车出诊?赵晓阳既紧张又有点兴奋,陈璟则面色平静地点了点头。
院前急救,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下班脱下白大褂,走出医院大门,傍晚的空气带著一丝凉爽。
赵晓阳还在嘰嘰喳喳地说著今天的见闻,畅想著后天跟车会不会遇到什么大场面。
陈璟听著,偶尔应和两句,心里却在想著別的事,高强度的工作之余,他需要更系统地进行体能锻炼了。
前世的教训刻骨铭心,这一世的好底子,绝不能挥霍。
他拐进了医院附近的一家体育用品店,买了一根合適的跳绳和一对最基础的哑铃。
重生回来的路还很长,无论是医术的精进,还是身体的锻造,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而今天这些看似琐碎的“打杂”,同样是这条路上不可或缺的铺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