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似曾相识
“吕……吕兄?”
吕宣循声望去,只见李肃正从客舍门內走出,脸上写满了意外与慌乱,显然绝未料到会在此地遇见吕宣。
吕宣心中亦是微讶,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淡然一笑:“李兄,別来无恙。真是巧遇。”
李肃迅速收敛了失態,连忙还礼,笑容却略显勉强:“確是巧遇。吕兄这是……”
“歇息一晚便走。”吕宣语焉不详,继而问道:“李兄怎会在此?”
“啊……亦是有些琐务,”李肃的回答同样含糊,眼神略有游移。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过於冷淡失礼,又补充道:“吕兄若是无事,不妨等肃几天,待肃事毕,我们互相作伴,同回五原如何?
吕宣笑了笑解释道,“谢兄美意,不过宣还要南下,今日只是在此暂歇,不是准备回程。”
“那……不如晚间由肃做东,小酌一番?”
吕宣略一沉吟,点头应允:“如此,便叨扰李兄了。”
李肃似是鬆了口气,约定好时辰,便藉口尚有他事,匆匆离去。
望著李肃离去的背影,吕宣目光微凝,心中有了些许猜测,李肃和自己不同,不是单纯路过,而是专门来此办事,至於来做什么,想来也不能是与匈奴部族有所勾连,那便只能是……与使匈奴中郎將臧旻有关了。
……
是夜,客舍狭小的膳室內,吕宣与李肃对坐案前。几样简单的菜餚,一壶薄酒,气氛颇有些微妙。两人客套寒暄之后,竟一时无话。
静默片刻,吕宣主动打破了沉寂,端起酒碗向李肃敬酒,“还未谢过李兄先前相助之恩。若非李兄周旋,赵庶之事恐难善了。”
李肃连忙举碗回应:“吕兄言重了,贤昆仲救命之恩,肃没齿难忘,如此举手之劳,何足道哉。”
吕宣將碗中酒饮尽,问道:“不瞒李兄,我此次南下,欲往圜阳。此前去圜阳是沿湳水一路南行,虽一路稳妥,却略嫌迂缓。不知李兄可知,从临沃出发,可有近路去往圜阳?”
李肃闻言,沉吟片刻道:“若求稳妥,还是沿湳水而下最佳。此路虽绕了点远,但沿途多有驛置,更关键的是,有臧旻臧郎將威名镇抚,宵小之徒绝不敢在此造次,寻常行商,都是走此道。”他话锋一转,“不过若论快捷,倒也另有一条路。可从西北方向绕行,经广衍进入上郡,过白土县后,再折向东南重新进入西河,便可直达圜水北岸。这么走虽然快些,然而……”
“然而如何?”吕宣追问。
“然而广衍左近,有一废障,名曰谷罗城。”李肃面色略显凝重,“安帝时,度辽將军耿定公曾於此地大破羌种,扬威塞外。然羌人归附后,此城便渐次废弃,至今已荒芜多年。近年来,听闻常有流寇盗匪盘踞其间,剿之不尽,颇为凶顽。商旅鲜有敢从此路经过者。”
“广衍……谷罗城……”吕宣轻声重复著这几个地名,眉头微蹙。广衍此地,他隱隱觉有些耳熟,似乎在前世曾听过此地,可一时间又想不起具体的细节。
气氛缓和了不少,两人又閒聊了几句隋家的事情,酒尽膳毕,临別前吕宣再次谢过李肃,又表示若换成李肃有难处,自己也一定会全力相助。
李肃听出了吕宣话中之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內心显然几经挣扎,最终却只是笑了笑,“吕兄好意,肃心领了。肃在此地还有事情要办,不能远送,便祝吕兄一路顺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