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黄龙三问
草棚內,油灯如豆。
吕宣深吸一口气,將纷杂的念头压下。他再次看向陈仲,陈仲靠在乾草堆上,呼吸微弱,脸色在昏黄的光线下更显蜡黄。刘何蜷在角落,已经沉沉睡去。吕宣替他掖了掖盖著的破皮子,然后轻轻起身,独自一人走出了草棚。
头曼城在夜色中沉静下来,只有远处几处窝棚还透出微弱的火光和低沉的诵念声。吕宣脚步沉稳,穿过寂静的街巷,再次走向那处最大的草棚。
黄龙依旧坐在那张破旧木案后,案上只点了一盏小小的油灯。昏黄的光晕只照亮他身前一小片区域,两个护卫静默地侍立在他身后阴影里。
“先生。”吕宣在案前站定,抱拳行礼。
“想好了?”黄龙缓缓抬起头,语气中透著一丝疲惫。
“是。”吕宣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讲述一个他早就擬好的故事:
“在下自幼曾隨一位游方老道,研习星象之术。虽只得皮毛,却也窥得天机一角——今岁天时大异,恐有巨灾降世,或是大旱,或是蝗孽。若不及早储粮备荒,待到灾起,边地流民,恐將十室九空,饿殍遍野!”
“起初,在下只求在石门障一隅之地苟全性命。但入得头曼城这三日……”吕宣语气坚定,“目睹城中景象,方知一人一家之存续,何其渺小!若能……若能打通一条连接各处废障塞的商路,使得沿途各塞所出,皆能互通有无,如此,或许能在天灾之下,多活下一些人命!”
他看向黄龙,神色坦荡:“此行求见先生,正是恳请头曼城,恳请先生您,能助在下一臂之力!沿途障塞,若能各守其责,护卫一段商路,则大事可成!”
黄龙静静地听著,脸色如常,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若冷泉:
“后生志气可嘉。然,老朽有三问。”
他竖起一根枯瘦的手指:
“其一,你言打通商路,如此则需各处障塞鼎力同心。老朽问你,在石门障,你吕宣,能替那些溃卒、盐工、流民,做得了主吗?你能一言九鼎,令行禁止?若其他人不愿参与,或从中作梗,你这商路,从何谈起?莫不是后生指望依靠头曼城帮著你压服石门障群雄?”
不等吕宣回答,黄龙竖起第二根手指:
“其二,商路若通,货物往来,利字当头。你言天时有变,有救命之心,老朽难辨真偽,姑且信之,可若后生所言为真,到时候粮价大涨,而你手握流通之权,焉知不会藉此商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
最后,黄龙竖起了第三根手指,目光陡然变得锐利:
“其三,也是最紧要之处!五原郡內这些废障塞,聚啸流民,形同化外。朝廷,郡守,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这些个废障塞贫瘠混乱,无利可图,更因我等不过是一盘散沙,难成气候,不足为虑!若有人將这散沙聚拢,將商路打通,使物產匯聚……你当五原太守作何想?那些胥吏豪强会无动於衷?届时你又当如何应对?”
黄龙的问题,每一个都切中要害。吕宣感到后背瞬间渗出一层冷汗。但他早已决定只进不退,不给自己留后路,吕宣强迫自己冷静,迎著黄龙的目光,沉声回答:
“先生洞若观火,在下不敢虚言欺瞒。”
“其一,石门障之事,在下確实做不得主。不过……”吕宣话锋一转,“商路若通,本身便是最大的號召!若能带来粮食、物资,何愁石门障无人响应?届时,眾人不召自至,何来强求、压服之说?”
“其二,巧取豪夺,非我所愿,亦非长久之计。”吕宣语气坦诚,“商路需沿途各塞共同出力护卫。出力者获利,此乃天经地义。此利,当为公利,用於维繫商队、抚恤伤亡、乃至如头曼城这般接济老弱。届时各塞都参与其中,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其三……”吕宣顿住了。关於官府那边,他心中其实有答案——不久的將来,先有鲜卑大举入寇,再有蝗灾,最后汉军三路北伐大败而归,这一连串的事件接踵而至,五原郡自身都难保,太守哪还有精力管这些废障塞的“小事”?但问题是他没法明说!他心思电转,只能再次祭出模糊的承诺:“官府所求,不过一地安稳,税赋不失。若商路能带来些许利润,或许……或许能寻到关节,加以疏通。此事艰难,在下不敢妄言必成,但定会竭力周旋,请先生放心,在下绝非鲁莽引祸之人!”
黄龙久久地注视著吕宣,吕宣最后那段关於“疏通关节”的含糊其辞,显然未能完全取信於他。棚內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不知过了多久,黄龙缓缓靠回椅背,他轻轻叩击著破旧的木案,发出沉闷的篤篤声,沉吟良久,方才开口:
(请记住 101 看书网解书荒,??????????????????.??????超靠谱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也罢。老朽观你言行,確有为眾人谋生路之心,你既言能聚拢人心,打通商路……”他抬起眼皮,“那便去做吧!若你真能达成交易,將第一批物资,安然运抵头曼城下……头曼城上下自当全力助你。”
峰迴路转!吕宣心头狂喜,他强压住激动,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微颤:“多谢先生成全!宣必不负所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