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俞敏宏的调侃
京城。
燕大西语系。
从农村一步步考进燕大校园的俞敏宏,如今还不是未来的那个企业大佬。
这天下午,刻苦努力的俞敏宏正在安静的阅读新一刊《人民文学》。
《山楂树之恋》这篇小说的名字已经在燕大校园里一定范围的传开了。
原本他一个西语系的学生没有第一时间去关注,也不顾上去读这篇从別人口中得知的“悽美哀伤的爱情小说”。
可看著周围的西语系同学都在爭相拜读一篇中文小说。
一心想融入同学们之间的他,也只能隨大流的选择拜读,不然和同学都没有话题语言。
正巧今天下午,一位西语系同学读后直接悲伤了一下午,俞敏宏因此恰了那本《人民文学》。
在读《山楂树之恋》前,俞敏宏还不以为然的想,怎么的一篇小说才能这么悲惨催泪?也太夸张了吧?
可当读完《山楂树之恋》以后,
特悲伤的俞敏宏哭的稀里哗啦,比那位同学哭的还要悽惨。
在很多年后,热衷於演讲的俞敏宏曾经在一次演讲的时候,提到过这件事。
“当年我读了《山楂树之恋》,被故事脑洞给震惊到了……就好像第一次看《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一样。”
这也对他后来的商业之路有所启发。
俞敏宏还回忆道,当年他比那位同学哭的还要悽惨,除了是为男女主的爱情而悲痛,还有另一个原因。
因为当年心灵还相对稚嫩的他读了小说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原来一个女孩子无情起来,即便男孩子为了她做再多感动的事情,那个女孩也依旧会忘记他。
“我当年读了《山楂树之恋》之后,曾有一个疑问,作者写出了这么一篇悲情故事,那么他本人是否也曾被女人无情的拋弃过?后来我才知道,作者本人在当年还真被甩了。”
俞敏宏还调侃了一把当时已经诺奖大佬的刘如乔。
……
不光在燕大校园里,《山楂树之恋》这部小说已经成为了全国各高校的那些学子们热议的对象。
“以前,我最爱读《伤痕》,读《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我会感到悲伤,读出了身处在过往那段青春岁月所遭受到的委屈与不公。
可是如今当我读了这篇《山楂树之恋》,我依旧会泪流满面。
因为这一篇小说里承载了我对爱情的一种美好憧憬,尤其是老三这位文学人物……”
“小说里的文字,好有文学艺术感,我就喜欢读这种文风的佳作。”
“我读完哭了,忘不了故事里老三离去的最后那一幕,他留下了两滴红色的晶莹的泪,太感人了!”
“我好羡慕老三的勇敢,静秋失去了爱情的记忆,忘记了一切爱情的点滴后,他却选择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再次来相爱。”
“我认为《山楂树之恋》也是篇伤痕作品。在我看来故事里静秋失忆的根源是在那个时期……”
“作为一位读完《山楂树之恋》后感触颇深的读者,我对小说结局一点都不满意,作者为何要安排了老三这样悲情意难平的结局?”
“我跟你们的观点不一样,这种我从未读过的文学形式的爱情故事,结局那样悲伤致郁,我不禁想流泪,但是我个人依旧喜欢这个结局,遗憾、不完美。”
“这位无名是谁呀?总感觉这是哪位知名作家的另一个笔名?”
“可恶,这个作者竟然说小说很治癒?我要写信严厉的批评他。”
“我也写信,强烈建议作者改结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